39. 自然災害和技術災害
章節編輯: 碼頭阿爾貝托貝爾塔齊
災害和重大事故
碼頭阿爾貝托貝爾塔齊
國際勞工組織關於預防重大工業事故的公約,1993 年(第 174 號)
防災準備
彼得·巴克斯特
災後活動
Benedetto Terracini 和 Ursula Ackermann-Liebrich
與天氣有關的問題
讓弗倫奇
雪崩:危害和保護措施
古斯塔夫·龐廷格
危險品運輸:化學和放射性
唐納德·M·坎貝爾
輻射事故
皮埃爾·維爾格和丹尼斯·溫特
受放射性核素污染的農業地區的職業健康和安全措施:切爾諾貝利事件
Yuri Kundiev、Leonard Dobrovolsky 和 VI Chernyuk
案例研究:Kader 玩具廠火災
凱西·卡瓦諾·格蘭特
災難的影響:醫學角度的教訓
何塞·路易斯·塞巴略斯
單擊下面的鏈接以在文章上下文中查看表格。
1. 災害類型的定義
2. 25 年平均 # 受害者(按類型和地區自然觸發)
3. 25 年平均 # 受害者(按類型和地區非自然觸發因素分類)
4. 25 年平均 # 名受害人(按類型自然觸發)(1969-1993)
5. 25 年平均 # 名受害者,按類型非自然觸發(1969-1993)
6. 1969 年至 1993 年的自然觸發:超過 25 年的事件
7. 1969 年至 1993 年的非自然觸發:超過 25 年的事件
8. 自然觸發因素:1994 年按全球地區和類型劃分的數量
9. 非自然觸發因素:1994 年按全球地區和類型劃分的數量
10. 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強製性的行政執法或司法要求所; 工業爆炸的例子
11. 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強製性的行政執法或司法要求所; 重大火災的例子
12. 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強製性的行政執法或司法要求所; 主要有毒物質釋放示例
13. 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強製性的行政執法或司法要求所; 重大危險設施管理在危險控制中的作用
14. 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強製性的行政執法或司法要求所; 危險評估的工作方法
15. 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強製性的行政執法或司法要求所; 重大危險設施的 EC 指令標準
16. 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強製性的行政執法或司法要求所; 用於識別主要危險設施的優先化學品
17. 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強製性的行政執法或司法要求所; 與天氣有關的職業風險
18. 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強製性的行政執法或司法要求所; 典型的放射性核素及其放射性半衰期
19. 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強製性的行政執法或司法要求所; 不同核事故的比較
20. 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強製性的行政執法或司法要求所; 切爾諾貝利事故後烏克蘭、白俄羅斯和俄羅斯的污染
21. 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強製性的行政執法或司法要求所; Khyshtym 事故後的污染鍶 90(烏拉爾 1957)
22. 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強製性的行政執法或司法要求所; 涉及公眾的放射源
23. 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強製性的行政執法或司法要求所; 涉及工業輻照器的主要事故
24. 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強製性的行政執法或司法要求所; 橡樹嶺(美國)輻射事故登記處(全球,1944-88 年)
25. 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強製性的行政執法或司法要求所; 全球電離輻射職業暴露模式
26. 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強製性的行政執法或司法要求所; 確定性效應:選定器官的閾值
27. 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強製性的行政執法或司法要求所; 切爾諾貝利事故後急性輻射綜合徵 (AIS) 患者
28. 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強製性的行政執法或司法要求所; 高劑量外照射的癌症流行病學研究
29. 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強製性的行政執法或司法要求所; 1981-94 年白俄羅斯、烏克蘭和俄羅斯兒童的甲狀腺癌
30. 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強製性的行政執法或司法要求所; 國際規模的核事故
31. 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強製性的行政執法或司法要求所; 一般人群的一般保護措施
32. 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強製性的行政執法或司法要求所; 污染區標準
33. 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強製性的行政執法或司法要求所; 1970-93 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重大災難
34. 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強製性的行政執法或司法要求所; 六次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
35. 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強製性的行政執法或司法要求所; 3 次重大災難損壞/毀壞的醫院和病床
36. 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強製性的行政執法或司法要求所; 2 年墨西哥地震導致 1985 家醫院倒塌
37. 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強製性的行政執法或司法要求所; 1985 年 XNUMX 月智利地震導致醫院病床丟失
38. 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強製性的行政執法或司法要求所; 地震破壞醫院基礎設施的風險因素
指向縮略圖以查看圖片標題,單擊以查看文章上下文中的圖片。
災害的類型和頻率
1990年,第44屆聯合國大會啟動了減少自然災害頻率和影響十年(柳葉刀“ 1990)。 一個專家委員會贊同將災害定義為“超出社區正常運作能力的人類生態破壞”。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全球範圍內的災害數據揭示了一種具有兩個主要特徵的獨特模式——受災人數隨時間增加,以及地理相關性(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 (IFRCRCS) 1993 ). 在圖 1 中,儘管每年的變化很大,但明顯的上升趨勢是顯而易見的。 圖 2 顯示了 1991 年受重大災害影響最嚴重的國家。災害影響到世界上每個國家,但正是最貧窮的國家最容易失去生命。
圖 1. 1967-91 年全世界每年受災害影響的人數
災難有許多不同的定義和分類,並且已經過審查(Grisham 1986 年;Lechat 1990 年;Logue、Melick 和 Hansen 1981 年;Weiss 和 Clarkson 1986 年)。 這里以其中三個為例:美國疾病控制中心 (CDC 1989) 確定了三大類災害:地震和火山爆發等地理事件; 與天氣有關的問題,包括颶風、龍捲風、熱浪、寒冷環境和洪水; 最後,人為問題,包括飢荒、空氣污染、工業災難、火災和核反應堆事故。 另一種按原因分類(Parrish、Falk 和 Melius 1987)包括自然災害中的天氣和地質事件,而人為原因被定義為非自然的、技術的、有目的的事件(例如,交通、戰爭、火災/爆炸) 、化學和放射性釋放)。 第三種分類(表 1)由位於比利時魯汶的災害流行病學研究中心編制,以聯合國救災組織 1991 年召開的研討會為基礎,發表於 1993年世界災害報告 (國際財務報告聯合會 1993 年)。
表 1. 災害類型定義
突發自然 |
長期自然 |
突發人為 |
長期人工 |
雪崩 寒潮 地震 餘震 洪水 暴洪 大壩坍塌 火山爆發 發光的 熱浪 大風 風暴 冰雹 沙塵暴 風暴潮 雷雨 熱帶風暴 龍捲風 蟲害 滑坡 土流 電力短缺 海嘯和潮汐 |
流行病 乾旱 荒漠化 飢荒 食物短缺或 |
結構倒塌 建築物倒塌 礦井坍塌或塌陷 空難 土地災害 海難 工業/技術 爆炸 化學爆炸 核爆炸 地雷爆炸 污染 酸雨 化學污染 大氣污染 氯氟烴 石油污染 火災 森林/草原火災 |
國家(內亂, 海外 流離失所人口 流離失所者 難民 |
資料來源:IFRCRCS 1993。
圖 3 報告了各種災害類型的事件數量。 “意外”項包括一切突發的人為事件,發生頻率僅次於“洪水”。 “風暴”位居第三,其次是“地震”和“火災”。
圖 3. 1967-91:每種災難的事件總數
1969 年至 1993 年間自然和非自然災害的類型、頻率和後果的其他信息來自 IFRCRCS 1993 的數據。
儘管機構通過死亡人數來衡量災難的嚴重程度,但同時關注受影響人數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在世界各地,受災人數幾乎是死亡人數的一千倍,對其中許多人來說,災後生存變得越來越困難,使他們更容易受到未來衝擊的影響。 這一點不僅適用於自然災害(表 2),也適用於人為災害(表 3),尤其是化學事故,其對暴露人員的影響可能在數年甚至數十年後變得明顯(Bertazzi 1989)。 解決人類對災害的脆弱性是備災和預防戰略的核心。
表 2. 1969 年至 1993 年自然災害的受害者人數:按地區劃分的 25 年平均值
非洲 |
美國 |
亞洲 |
歐洲 |
大洋洲 |
Total |
|
殺害 |
76,883 |
9,027 |
56,072 |
2,220 |
99 |
144,302 |
受傷了 |
1,013 |
14,944 |
27,023 |
3,521 |
100 |
46,601 |
否則受影響 |
10,556,984 |
4,400,232 |
105,044,476 |
563,542 |
95,128 |
120,660,363 |
無家可歸 |
172,812 |
360,964 |
3,980,608 |
67,278 |
31,562 |
4,613,224 |
資料來源:沃克 1995。
表 3. 1969 年至 1993 年非自然災害的受害者人數:按地區劃分的 25 年平均值
非洲 |
美國 |
亞洲 |
歐洲 |
大洋洲 |
Total |
|
殺害 |
16,172 |
3,765 |
2,204 |
739 |
18 |
22,898 |
受傷了 |
236 |
1,030 |
5,601 |
483 |
476 |
7,826 |
影響 |
3,694 |
48,825 |
41,630 |
7,870 |
610 |
102,629 |
無家可歸 |
2,384 |
1,722 |
6,275 |
7,664 |
24 |
18,069 |
資料來源:沃克 1995。
乾旱、飢荒和洪水繼續影響著比任何其他類型的災難都多的人。 就受影響人口整體而言,大風(旋風、颶風和颱風)造成的死亡人數比例高於飢荒和洪水; 地震是最突然發生的災害,其死亡人數與受災人口的比例仍然最高(表 4)。 技術事故比火災影響更多的人(表 5)。
表 4. 1969 年至 1993 年自然災害的受害者人數:按類型劃分的 25 年平均值
地震 |
乾旱 |
洪水 |
大風 |
滑坡 |
火山 |
Total |
|
殺害 |
21,668 |
73,606 |
12,097 |
28,555 |
1,550 |
1,009 |
138,486 |
受傷了 |
30,452 |
0 |
7,704 |
7,891 |
245 |
279 |
46,571 |
影響 |
1,764,724 |
57,905,676 |
47,849,065 |
9,417,442 |
131,807 |
94,665 |
117,163,379 |
無家可歸 |
224,186 |
22,720 |
3,178,267 |
1,065,928 |
106,889 |
12,513 |
4,610,504 |
資料來源:沃克 1995。
事故 |
技術事故 |
火 |
Total |
|
殺害 |
3,419 |
603 |
3,300 |
7,321 |
受傷了 |
1,596 |
5,564 |
699 |
7,859 |
影響 |
17,153 |
52,704 |
32,771 |
102,629 |
無家可歸 |
868 |
8,372 |
8,829 |
18,069 |
資料來源:沃克 1995。
表 6 和表 7 顯示了 25 年來按大陸劃分的災害類型的數量。 大風、事故(主要是交通事故)和洪水是災害事件中數量最多的,其中亞洲發生的事件比例最大。 非洲佔世界乾旱事件的絕大多數。 雖然歐洲很少有人死於災害,但該地區遭受的災害事件規模與亞洲或非洲相當,較低的死亡率數字反映出人類對危機的脆弱性要低得多。 一個明顯的例子是塞維索(意大利)和博帕爾(印度)化學事故後人類死亡人數的比較(Bertazzi 1989)。
表 6. 1969 年至 1993 年自然觸發的災害:25 年以上的事件數量
非洲 |
美國 |
亞洲 |
歐洲 |
大洋洲 |
Total |
|
地震 |
40 |
125 |
225 |
167 |
83 |
640 |
乾旱和飢荒 |
277 |
49 |
83 |
15 |
14 |
438 |
洪水 |
149 |
357 |
599 |
123 |
138 |
1,366 |
滑坡 |
11 |
85 |
93 |
19 |
10 |
218 |
大風 |
75 |
426 |
637 |
210 |
203 |
1,551 |
火山 |
8 |
27 |
43 |
16 |
4 |
98 |
其他* |
219 |
93 |
186 |
91 |
4 |
593 |
* 其他包括:雪崩、寒潮、熱浪、蟲害、海嘯。
資料來源:沃克 1995。
表 7. 1969 年至 1993 年非自然觸發的災害:25 年以上的事件數量
非洲 |
美國 |
亞洲 |
歐洲 |
大洋洲 |
Total |
|
事故 |
213 |
321 |
676 |
274 |
18 |
1,502 |
技術事故 |
24 |
97 |
97 |
88 |
4 |
310 |
火 |
37 |
115 |
236 |
166 |
29 |
583 |
資料來源:沃克 1995。
1994 年的數字(表 8 和表 9)顯示,亞洲仍然是最容易發生災害的地區,重大事故、洪水和大風災害是最常見的事件類型。 地震雖然會導致每次事件的高死亡率,但實際上並不比重大技術災難更常見。 與之前的 25 年相比,除火災外,非自然事件的一年平均次數略有減少。 相反,自然災害的平均次數更高,洪水和火山除外。 1994 年,歐洲的人為災難比亞洲多(39 比 37)。
表 8. 自然觸發的災害:1994 年按全球區域和類型劃分的數量
非洲 |
美國 |
亞洲 |
歐洲 |
大洋洲 |
Total |
|
地震 |
3 |
3 |
12 |
1 |
1 |
20 |
乾旱和飢荒 |
0 |
2 |
1 |
0 |
1 |
4 |
洪水 |
15 |
13 |
27 |
13 |
0 |
68 |
滑坡 |
0 |
1 |
3 |
1 |
0 |
5 |
大風 |
6 |
14 |
24 |
5 |
2 |
51 |
火山 |
0 |
2 |
5 |
0 |
1 |
8 |
其他* |
2 |
3 |
1 |
2 |
0 |
8 |
* 其他包括:雪崩、寒潮、熱浪、蟲害、海嘯。
資料來源:沃克 1995. 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強製性的行政執法或司法要求所;
表 9. 非自然觸發的災害:1994 年按全球區域和類型劃分的數量
非洲 |
美國 |
亞洲 |
歐洲 |
大洋洲 |
Total |
|
事故 |
8 |
12 |
25 |
23 |
2 |
70 |
技術事故 |
1 |
5 |
7 |
7 |
0 |
20 |
火 |
0 |
5 |
5 |
9 |
2 |
21 |
資料來源:沃克 1995。
重大化學事故
在本世紀,造成人類痛苦和死亡的最嚴重的非自然災害是由戰爭、運輸和工業活動造成的。 起初,工業災難主要影響從事特定職業的人,但後來,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化學工業的迅速發展和擴張以及核能的使用,這些事件甚至對工作以外的人造成嚴重危險地區,以及一般環境。 我們在此重點關注涉及化學品的重大事故。
第一個有記錄的工業起源的化學災難可以追溯到 1600 年代。 它由 Bernardino Ramazzini (Bertazzi 1989) 描述。 今天的化學災難在它們發生的方式和涉及的化學品類型上有所不同(ILO 1988)。 它們的潛在危害取決於化學品的固有性質和現場存在的數量。 一個共同特徵是,它們通常是涉及火災、爆炸或有毒物質釋放的不受控制的事件,導致工廠內外大量人員傷亡,財產和環境受到廣泛破壞,或兩者兼而有之。
表 10 給出了一些典型的由爆炸引起的重大化學品事故的例子。 表 11 列出了一些重大火災。 火災在工業中發生的頻率比爆炸和有毒物質釋放的頻率要高,儘管生命損失方面的後果通常較少。 更好的預防和準備可能是解釋。 表 12 列出了一些涉及不同化學品有毒物質釋放的重大工業事故。 氯氣和氨氣是重大危險量中最常用的有毒化學品,均有發生重大事故的歷史。 向大氣中釋放易燃或有毒物質也可能導致火災。
表 10. 工業爆炸示例
涉及化學品 |
後果 |
地點和時間 |
|
死亡 |
受傷 |
||
二甲醚 |
245 |
3,800 |
路德維希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1948 年 |
煤油 |
32 |
16 |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比特堡,1948 年 |
異丁烷 |
7 |
13 |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查爾斯湖,1967 年 |
油污 |
2 |
85 |
佩爾尼斯,荷蘭,1968 年 |
丙烯 |
- |
230 |
美國伊利諾伊州東聖路易斯,1972 年 |
丙烷 |
7 |
152 |
美國伊利諾伊州迪凱特,1974 年 |
環己 |
28 |
89 |
弗利克斯伯勒,英國,1974 年 |
丙烯 |
14 |
107 |
比克,荷蘭,1975 年 |
改編自國際勞工組織 1988 年。
涉及化學品 |
後果 |
地點和時間 |
|
死亡 |
受傷 |
||
甲烷 |
136 |
77 |
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1944 年 |
液化石油氣 |
18 |
90 |
Ferzyn, 法國, 1966 |
液化天然氣 |
40 |
- |
美國紐約史泰登島,1973 年 |
甲烷 |
52 |
- |
墨西哥聖克魯斯,1978 年 |
液化石油氣 |
650 |
2,500 |
墨西哥城,墨西哥,1985 年 |
改編自國際勞工組織 1988 年。
涉及化學品 |
後果 |
地點和時間 |
|
死亡 |
受傷 |
||
光氣 |
10 |
- |
波薩里卡,墨西哥,1950 年 |
氯 |
7 |
- |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威爾蘇姆,1952 年 |
二噁英/TCDD |
- |
193 |
塞韋索,意大利,1976 年 |
氨 |
30 |
25 |
哥倫比亞卡塔赫納,1977 年 |
二氧化硫 |
- |
100 |
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1978 年 |
硫化氫 |
8 |
29 |
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1978 年 |
異氰酸甲酯 |
2,500 |
200,000 |
印度博帕爾,1984 年 |
改編自國際勞工組織 1988 年。
回顧有關重大化學災難的文獻,使我們能夠確定當今工業災難的其他幾個共同特徵。 我們將簡要回顧它們,不僅提供一般價值的分類,而且提供對問題的性質和我們面臨的挑戰的認識。
明顯的災難
公開的災難是環境釋放,其來源和潛在危害毫不含糊。 例如塞維索、博帕爾和切爾諾貝利。
Seveso 扮演著化學工業災難原型的角色(Homberger 等人,1979 年;Pocchiari 等人,1983 年,1986 年)。 事故於 10 年 1976 月 2,3,7,8 日發生在意大利米蘭附近的塞維索地區,在一家生產三氯苯酚的工廠裡,它導致幾平方公里的人口稠密的鄉村被劇毒物質 700 污染-四氯二苯並-對-二噁英 (TCDD)。 30,000 多人被疏散,另外 1983 名居民受到限制。 最明確的健康影響是氯痤瘡,但可能與此事件相關的健康後果圖尚未完成(Bruzzi 1995;Pesatori XNUMX)。
博帕爾可能代表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化學工業災難(Das 1985a,1985b;Friedrich Naumann Foundation 1987;Tachakra 1987)。 2 年 1984 月 42 日晚上,一次煤氣洩漏導致印度中部博帕爾市上空籠罩著致命的雲層,幾小時內造成數千人死亡,數十萬人受傷。 事故的發生是因為其中一個儲存異氰酸甲酯 (MIC) 的儲罐發生失控反應。 裝有約 1986 噸這種用於製造殺蟲劑的化合物的混凝土儲罐突然爆裂,將 MIC 和其他分解化學品排放到空氣中。 除了事故的明顯災難性影響之外,對於受影響和/或暴露人員的健康可能產生的長期後果仍然存在疑問(Andersson 等人,1985 年;Sainani 等人,XNUMX 年)。
緩發性災害
緩慢發生的災難可能只是因為人類目標恰好在釋放路徑上,或者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來自有毒物質威脅的環境證據突然出現。
第一類最令人印象深刻和最有啟發性的例子之一是“水俁病”。 1953 年,不尋常的神經系統疾病開始襲擊日本水俁灣沿岸漁村的人們。 該病被命名為 喜兵,“神秘疾病”。 經過多次調查,有毒的魚可能是罪魁禍首,1957 年,通過用在海灣捕獲的魚餵貓實驗性地產生了這種疾病。 次年,提出了以下建議: 喜兵,其中包括多發性神經炎、小腦共濟失調和皮質失明,與烷基汞化合物中毒相似。 必須尋找有機汞的來源,最終在一家將廢水排入水俁灣的工廠中找到了有機汞。 到 1961 年 88 月,已有 35 人患病,其中 40 人 (1978%) 死亡 (Hunter XNUMX)。
第二種類型的一個例子是美國尼亞加拉大瀑布附近的一個挖掘場 Love Canal。 在大約 30 年的時間裡,該地區一直被用作化學品和市政處理場,直到 1953 年。後來在垃圾填埋場旁邊建造了房屋。 在 1960 世紀 1970 年代後期,有人抱怨家庭地下室有化學氣味,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始越來越頻繁地報告該地點周圍地區發生化學浸出。 在 1980 世紀 XNUMX 年代,居民開始擔心他們的健康會受到嚴重威脅,這種共同的看法促使進行環境和健康調查。 已發表的研究中沒有一項能夠最終支持在處置場所接觸化學品與居民的不良健康影響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然而,毫無疑問,嚴重的社會和心理後果已經在該地區的人口中造成,特別是那些被疏散的人(Holden XNUMX)。
大量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的爆發可能是由於在處理和加工食品時使用化學品釋放到環境中的有毒化學品引起的。 此類最嚴重的事件之一發生在西班牙(Spurzem 和 Lockey 1984;WHO 1984;Lancet 1983)。 1981 年 20,000 月,一種以前未知的綜合症開始在馬德里的工人階級郊區爆發。 最終有超過 XNUMX 人參與其中。
到 1982 年 315 月,已有 16 名患者死亡(每 1,000 例病例中約有 XNUMX 人死亡)。 最初,臨床特徵包括間質性肺炎、多種皮疹、淋巴結腫大、嚴重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和胃腸道症狀。 在急性期倖存下來的人中,近四分之一需要因神經肌肉改變而住院。 在此晚期還觀察到皮膚的硬皮病樣變化以及肺動脈高壓和雷諾現象。
在第一例病例發生一個月後,發現該疾病與食用廉價的變性菜籽油有關,這些菜籽油裝在沒有標籤的塑料容器中出售,通常是從流動推銷員那裡購買的。 西班牙政府發出的禁止食用可疑石油的警告導致因中毒性肺炎住院的人數急劇下降(Gilsanz 等人,1984 年;Kilbourne 等人,1983 年)。
在日本(Masuda 和 Yoshimura,1984 年)和台灣(Chen 等人,1984 年),多氯聯苯 (PCB) 與其他廣泛報導的意外集體食物中毒有關。
跨國災難
今天的人為災難不一定尊重國家政治邊界。 一個明顯的例子是切爾諾貝利,其污染範圍從大西洋延伸到烏拉爾山脈(核能機構,1987)。 另一個例子來自瑞士(Friedrich Naumann Foundation 1987;Salzman 1987)。 1 年 1986 月 10 日,午夜過後不久,位於巴塞爾東南 30 公里處的 Schweizerhalle 跨國製藥公司 Sandoz 經營的倉庫發生火災,倉庫中儲存的約 250 噸化學品連同火災中的水一起被抽乾- 戰鬥到附近的萊茵河。 在大約 XNUMX 公里的長度範圍內發生了嚴重的生態破壞。 除了在巴塞爾地區的部分地區報告了因火災產生的氣體和蒸汽而出現的刺激症狀外,沒有報告嚴重疾病病例。 儘管如此,這次事故還是引起了至少四個歐洲國家(瑞士、法國、德國、荷蘭)的嚴重關注。
跨國性不僅適用於災害造成的後果和傷害,也適用於其遙遠的起因。 博帕爾可以作為一個例子。 在分析那場災難的原因時,有人得出這樣的結論:“博帕爾災難的發生是因為在康涅狄格州丹伯里或公司上層建築的其他地方採取的具體行動和決定,而不是在博帕爾。” (弗里德里希·瑙曼基金會,1987 年。)
“發展中”的災害
發展中國家正在出現的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模式涉及應用和使用進口或採用的技術和產品,其背景與它們原定的使用背景大不相同。 工業國家面臨收緊法規的企業可能會將危險工業出口到世界上存在不那麼嚴格的環境保護和公共衛生措施的地區。 工業活動集中在現有的城市住區,大大增加了過度擁擠和社區服務短缺造成的壓力。 這些活動分佈在組織嚴密的小型部門和無組織的大型部門之間; 政府對後者部門的勞工和環境安全控制不那麼嚴格(Krishna Murti 1987)。 一個例子來自巴基斯坦,在 7,500 年的瘧疾控制計劃中,有 1976 名現場工作人員中有多達 2,800 人經歷過某種形式的毒性(Baker 等人,1978 年)。 據估計,每年約有 500,000 起急性農藥中毒事件發生,導致約 9,000 人死亡,只有約 1% 的死亡病例發生在工業化國家,儘管這些國家消耗了世界農用化學品總產量的約 80%(Jeyaratnam 1985 ).
還有人認為,發展中社會實際上可能會發現自己背負著雙重負擔,而不是擺脫不發達狀態。 事實上,不當工業化的後果可能只是簡單地加到這些國家的不發達國家身上(Krishna Murti 1987)。 因此,顯然應當在三個領域緊急加強國際合作:科學工作、公共衛生和工業選址與安全政策。
未來的教訓
儘管審查的工業災害種類繁多,但在如何預防它們的發生以及如何減輕重大化學災害對人口的影響方面已經吸取了一些共同的教訓。 特別是:
控制重大危險源,預防重大事故
本文的目的是為建立控制系統提供指導 重大危險設施. 兩份國際勞工組織文件和最近的國際勞工組織公約(參見《國際勞工組織公約》) 構成本文第一部分的基礎。 歐洲指令構成了本文第二部分的基礎。
國際勞工組織的觀點
以下大部分內容摘自兩份文件 預防重大工業事故 (國際勞工組織 1991)和 重大危險源控制:實用手冊 (國際勞工組織 1988)。 文件“關於預防重大工業事故的公約”(ILO 1993)(看到 《國際勞工組織公約》) 用於補充和更新前兩份文件的材料。 這些文件中的每一個都提出了保護工人、公眾和環境免受重大事故風險的方法,方法是 (1) 防止重大事故在這些設施中發生,以及 (2) 最大限度地減少現場和非現場重大事故的後果,例如通過 (a) 將主要危險設施與附近的住房和其他人口中心(例如醫院、學校和商店)適當分開,以及 (b) 制定適當的應急計劃。
具體內容應參考 1993 年國際勞工組織公約; 以下更多是對該文件的敘述性概述。
根據存在的有害物質的性質和數量,重大危險設施有可能導致 重大事故 在以下一般類別之一中:
成員國義務
1993 年公約期望不能立即實施公約規定的所有預防和保護措施的成員國:
重大危險源控制系統的組成部分
各種重大事故引出概念 重大危險 作為一項工業活動,需要對正常工廠運營中的控制進行控制,以保護工人和在外面生活和工作的人。 這些控制措施不僅旨在防止事故發生,而且還旨在減輕可能發生的任何事故的後果。
控制需要基於系統的方法。 該系統的基本組成部分是:
雇主的責任
重大危險設施必須在非常高的安全標準下運行。 此外,雇主在組織和實施重大危險源控制系統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特別是,如表 13 所述,雇主有責任:
行動(取決於當地立法) |
發生重大事件時的行動 |
|||
向當局發出通知 |
提供資料 |
準備現場應急計劃 |
告知公眾重大危險 |
通知當局有關重大事故 |
準備並提交安全報告 |
根據要求提供更多信息 |
向地方當局提供信息,使其能夠繪製 |
提供重大事故信息 |
首先,可能導致重大事故的設施的雇主有責任控制這一重大危險。 為此,他們必須了解危險的性質、導致事故的事件以及此類事故的潛在後果。 這意味著,為了成功控制重大危害,雇主必須回答以下問題:
危害評估
回答上述問題最合適的方法是進行危害評估,其目的是了解事故發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或至少減輕事故。 表 14 總結了可用於評估的方法。
表 14. 危害評估的工作方法
選項 |
目的 |
目的 |
工作原理 |
一、初步危害分析 |
1、危害識別 |
1、安全理念的完整性 |
1.“思維輔助”的使用 |
2.矩陣圖 |
|||
3. 清單的使用 |
|||
4.失敗影響 |
2.“搜索”的使用 |
||
5.危害與 |
|||
6.事故順序 |
2.危害評估依據 |
2.優化 |
三、圖解說明 |
7、故障樹分析 |
|||
八、事故後果分析 |
3.事故後果評估 |
3. 緩解 |
4.數學 |
資料來源:國際勞工組織 1988 年。
安全操作
將給出應如何控制危害的一般概述。
工廠組件設計
部件必須承受以下載荷:靜態載荷、動態載荷、內部和外部壓力、腐蝕、大溫差產生的載荷、外部衝擊(風、雪、地震、沉降)產生的載荷。 因此,就重大危險設施而言,設計標準是最低要求。
操作與控制
當裝置設計為承受在正常或可預見的異常操作條件下可能發生的所有負載時,過程控制系統的任務是將工廠安全地保持在這些限制範圍內。
為了運行這樣的控制系統,有必要監控工廠的過程變量和活動部件。 操作人員應接受良好培訓,了解操作模式和控制系統的重要性。 為確保操作人員不必完全依賴自動系統的功能,這些系統應與聲音或光學警報相結合。
最重要的是要認識到任何控制系統在啟動和關閉階段等罕見的操作條件下都會出現問題。 必須特別注意這些操作階段。 管理層將定期審核質量控製程序。
安全系統
任何重大危險設施都需要某種形式的安全系統。 系統的形式和設計取決於工廠中存在的危害。 下面給出了可用安全系統的調查:
維護和監控
工廠的安全和安全相關係統的功能只能與這些系統的維護和監控一樣好。
檢修
有必要為操作人員制定現場檢查計劃,其中應包括時間表和檢查工作中要遵守的操作條件。 必須指定嚴格的程序來進行維修工作。
技術培訓
由於人們對工廠安全既可以產生消極影響,也可以產生積極影響,因此減少消極影響並支持積極影響非常重要。 這兩個目標都可以通過對人員進行適當的選擇、培訓和定期評估/評估來實現。
減輕後果
即使進行了危險評估並發現了危險並採取了適當的事故預防措施,也不能完全排除發生事故的可能性。 因此,計劃和提供可以減輕事故後果的措施必須成為安全概念的一部分。
這些措施必須與評估中確定的危害相一致。 此外,還必須對工廠人員、應急部隊和公共服務部門的負責代表進行適當培訓。 只有對事故情況進行培訓和演練才能使應急計劃足夠切合實際,以便在真正的緊急情況下發揮作用。
向主管當局報告安全
根據不同國家的當地安排,重大危險設施的雇主應向適當的主管部門報告。 報告可以分三步進行。 這些都是:
工人及其代表的權利和義務
應通過適當的合作機制徵求工人及其代表的意見,以確保安全的工作系統。 在準備和訪問安全報告、應急計劃和程序以及事故報告時應諮詢他們。 他們應接受預防重大事故和發生重大事故時應遵循的應急程序的培訓。 最後,如果工人及其代表認為存在任何重大事故的迫在眉睫的危險,他們應該能夠在其職責範圍內採取必要的糾正措施。 他們還有權將任何危險通知主管當局。
工人應遵守所有預防重大事故和控制可能導致重大事故的發展的做法和程序。 如果發生重大事故,他們應遵守所有應急程序。
實施重大隱患管控制度
儘管大量危險材料的儲存和使用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很普遍,但目前用於控制它們的系統因國家而異。 這意味著主要危害控制系統的實施速度將取決於每個國家現有的設施,特別是訓練有素和經驗豐富的設施檢查員,以及當地和國家可用於控制系統不同組成部分的資源. 然而,對於所有國家而言,實施都需要為一個階段性的計劃確定優先次序。
重大危險源識別
這是任何重大危險控制系統的基本出發點——定義什麼是真正的重大危險。 儘管某些國家(尤其是歐盟)存在定義,但特定國家對主要危害的定義應反映當地的優先事項和做法,尤其是該國的工業模式。
識別主要危險的任何定義都可能涉及危險材料清單,以及每種危險材料的清單,因此根據定義,任何儲存或過量使用其中任何一種的主要危險設施都是主要危險設施。 下一階段是確定任何特定地區或國家/地區存在主要危險設施的位置。 如果一個國家希望在必要的立法到位之前確定主要危險設施,則可以通過非正式方式取得相當大的進展,特別是在可以獲得行業合作的情況下。 現有資源,如工廠檢查記錄、來自工業機構的信息等,可以獲得一份臨時清單,除了允許分配早期檢查優先級外,還可以對不同部分所需的資源進行評估的控制系統。
成立專家組
對於首次考慮建立重大危險源控制系統的國家,重要的第一階段可能是在政府層面設立專家組作為專門單位。 該小組在決定其初始活動計劃時必須確定優先順序。 該小組可能需要對工廠檢查員進行重大危險檢查技術培訓,包括此類重大危險設施的操作標準。 他們還應該能夠就新的主要危害的選址和附近土地的使用提供建議。 他們將需要在其他國家建立聯繫,以便跟上重大災害的最新發展。
現場應急準備
應急計劃要求評估重大危險設施可能發生的事故範圍,以及如何在實踐中解決這些事故。 處理這些潛在事故將需要人員和設備,並且應進行檢查以確保兩者都有足夠的數量。 計劃應包括以下要素:
異地應急準備
與現場應急規劃相比,這是一個受到較少關注的領域,許多國家將面臨首次考慮這一問題。 場外應急計劃必須將主要危險設施確定的可能事故、它們發生的預期可能性以及附近生活和工作的人的距離聯繫起來。 它一定已經解決了迅速警告和疏散公眾的需要,以及如何實現這些。 應該記住,傳統的堅固結構房屋可提供實質性保護,免受有毒氣體雲的侵害,而棚戶區房屋則容易發生此類事故。
應急計劃必須確定在緊急情況下需要哪些組織的幫助,並且必須確保他們知道他們應該扮演什麼角色:例如,醫院和醫務人員應該已經決定他們將如何處理大量傷亡和特別是他們將提供什麼樣的待遇。 場外應急計劃需要不時在公眾參與下進行演練。
當重大事故可能產生跨界影響時,應向有關司法管轄區提供全面信息,並協助進行合作和協調安排。
選址
需要為重大危險設施制定選址政策的基礎很簡單:由於無法保證絕對安全,因此重大危險設施應與在設施外生活和工作的人分開。 作為首要任務,可能應該集中精力解決擬議的新的重大災害,並努力防止住房,特別是棚戶區的侵占,這在許多國家都是一個共同特徵。
培訓和設施檢查員
在許多國家,設施檢查員的作用可能是實施重大危害控制系統的核心。 設施檢查員將掌握能夠及早發現主要危險的知識。 如果他們有專家檢查員可以拜訪,工廠檢查員將在重大危險檢查的通常是高度技術性的方面得到協助。
檢查員將需要適當的培訓和資格來幫助他們完成這項工作。 工業本身可能是許多國家技術專業知識的最大來源,並且可能能夠在設施檢查員培訓方面提供幫助。
主管機關有權停止有重大事故危險之作業。
重大危險源評價
這應該由專家執行,如果可能的話,根據制定的指南,例如,由專家組或專家檢查員,可能在重大危險設施雇主管理小組的協助下。 評估涉及對重大事故潛在危險的系統研究。 這將是一項與主要危險設施管理部門在為設施檢查團生成安全報告和製定現場應急計劃時所進行的類似的活動,但細節要少得多。
評估將包括對危險材料的所有處理操作的研究,包括運輸。
將包括對過程不穩定或過程變量的重大變化的後果的檢查。
評估還應考慮一種有害物質相對於另一種物質的定位。
還需要評估共模故障的後果。
評估將考慮已確定的與場外人口有關的重大事故的後果; 這可能決定該過程或工廠是否可以投入運行。
向公眾提供信息
重大事故的經驗,特別是那些涉及有毒氣體釋放的事故,表明附近的公眾在以下方面得到事先警告的重要性: (a) 如何識別緊急情況正在發生; (b) 他們應該採取什麼行動; (c) 什麼樣的補救治療適合任何受該氣體影響的人。
對於傳統堅固結構房屋的居民,在發生緊急情況時的建議通常是進入室內,關閉所有門窗,關閉所有通風或空調,並打開當地收音機以獲取進一步指示。
如果大量棚戶區居民居住在主要危險設施附近,則此建議不合適,可能需要進行大規模疏散。
重大危險源控制系統的先決條件
工作人員
一個完善的重大危險源控制系統需要各種各樣的專業人員。 除了直接或間接與主要危險設施的安全運行有關的工業人員外,所需資源包括一般工廠檢查員、專業檢查員、風險評估員、應急計劃員、質量控制官員、地方當局土地規劃員、警察、醫療設施、河流當局等,再加上立法者,以頒布新的重大危險控制立法和法規。
在大多數國家,執行這些任務的人力資源可能有限,因此確定現實的優先事項至關重要。
可租用的設備
建立重大危險源控制體系的一個特點是用很少的設備可以做很多事情。 除了現有的安全設備外,工廠檢查員不需要太多。 所需要的是獲得技術經驗和知識,以及將這些經驗和知識從專家組傳遞給區域勞工研究所、設施監察員和行業的方法。 可能需要額外的培訓輔助工具和設施。
資訊
建立重大危險源控制系統的一個關鍵要素是獲取最先進的信息,並將該信息迅速傳遞給所有需要其安全工作的人員。
涵蓋重大災害工作各個方面的文獻數量現在相當可觀,如果有選擇地使用,這可以為專家組提供重要的信息來源。
出口國的責任
當出口成員國禁止使用危險物質、技術或工藝作為重大事故的潛在來源時,出口成員國應向任何進口成員國提供有關此禁令的信息及其原因國家。
某些不具約束力的建議源自公約。 特別是,其中一個具有跨國重點。 它建議擁有多個機構或設施的國家或跨國企業應向其所有機構的工人一視同仁地提供與預防重大事故和控制可能導致重大事故的發展有關的安全措施,無論他們位於哪個地方或國家。 (讀者還應參考本文中的“跨國災難”部分。)
關於某些工業活動的重大事故危害的歐洲指令
在過去二十年歐洲化工行業發生嚴重事故後,西歐各國製定了涵蓋主要危險活動的具體立法。 該立法的一個關鍵特徵是,從事重大危險工業活動的雇主有義務根據系統安全研究的結果提交有關該活動及其危險的信息。 在 1976 年塞維索(意大利)事故發生後,各國的主要危險法規被匯總並納入了 EC 指令。 該指令自 1984 年起生效,並經常被稱為 Seveso 指令(歐洲共同體委員會 1982 年、1987 年),該指令針對某些工業活動的重大事故危害。
為了識別主要危險設施,EC 指令使用基於化學品的有毒、易燃和易爆特性的標準(見表 15)。
表 15. 主要危險設施的 EC 指令標準
有毒物質(劇毒、劇毒): |
|||
具有下列急性毒性值並具有能夠引起重大事故危險的物理和化學性質的物質: |
|||
LD50 口服。 大鼠毫克/千克 |
LD50 切。 大鼠/rab mg/kg |
LC50 國際人道法。 4小時。 大鼠 mg/1 |
|
1. |
LD50 <5 |
低密度<1 |
LD50 <0.10 |
2. |
5個50 <25 |
1050 <50 |
0.150 <0.5 |
3. |
2550 <200 |
5050 <400 |
0.550 <2 |
易燃物質: |
|||
1. |
易燃氣體:常壓下呈氣態,與空氣混合後易燃,常壓下沸點為20℃或以下的物質。 |
||
2. |
高度易燃液體:閃點低於21℃,常壓下沸點高於20℃的物質。 |
||
3. |
易燃液體:閃點低於 55 °C 且在壓力下保持液態的物質,在特定加工條件下,例如高壓和高溫,可能會產生重大事故危險。 |
||
爆炸性物質: |
|||
在火焰作用下可能爆炸或比二硝基苯對沖擊或摩擦更敏感的物質。 |
對於特定主要危險工業活動的選擇,指令附件中提供了物質清單和閾值限制。 該指令將工業活動定義為彼此相距 500 米並屬於同一工廠或設備的所有設施的總和。 當存在的物質數量超過列表中給出的給定閾值限制時,該活動被稱為主要危險設施。 物質清單包括 180 種化學品,而閾值限制從劇毒物質的 1 公斤到高度易燃液體的 50,000 噸不等。 對於物質的隔離儲存,給出了一些物質的單獨清單。
除了易燃氣體、液體和爆炸物,該清單還包括氨、氯、二氧化硫和丙烯腈等化學品。
為了促進主要危險控制系統的應用並鼓勵當局和管理人員應用它,它必須以優先為導向,將注意力集中在更危險的設施上。 表 16 給出了建議的優先事項清單。
表 16. 用於識別主要危險設施的優先化學品
物質名稱 |
數量 (>) |
EC清單序列號 |
一般易燃物質: |
||
易燃氣體 |
200噸 |
124 |
高度易燃液體 |
50,000噸 |
125 |
特定易燃物質: |
||
氫 |
50噸 |
24 |
環氧乙烷 |
50噸 |
25 |
具體炸藥: |
||
硝酸銨 |
2,500噸 |
146 b |
硝酸甘油 |
10噸 |
132 |
三硝基甲苯 |
50噸 |
145 |
特定有毒物質: |
||
丙烯腈 |
200噸 |
18 |
氨 |
500噸 |
22 |
氯 |
25噸 |
16 |
二氧化硫 |
250噸 |
148 |
硫化氫 |
50噸 |
17 |
氰化氫 |
20噸 |
19 |
二硫化碳 |
200噸 |
20 |
氟化氫 |
50噸 |
94 |
氯化氫 |
250噸 |
149 |
三氧化硫 |
75噸 |
180 |
特定劇毒物質: |
||
異氰酸甲酯 |
150克 |
36 |
光氣 |
750克 |
15 |
使用表中顯示的化學品作為指南,可以確定安裝列表。 如果清單仍然太大,當局無法應對,可以通過設置新的數量閾值來確定新的優先級。 優先級設置也可以在工廠內部使用,以識別更危險的部件。 鑑於一般工業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不可能將重大危險設施限制在工業活動的某些部門。 然而,經驗表明,重大危險設施最常與以下活動相關:
在過去的二十年裡,減災的重點已經從主要在影響後階段的臨時救濟措施轉變為前瞻性規劃或備災。 對於自然災害,這種方法已被納入聯合國國際減少自然災害十年 (IDNDR) 計劃的理念中。 以下四個階段是可應用於所有類型的自然災害和技術災害的綜合危害管理計劃的組成部分:
備災的目的是在製定應急準備和響應能力的同時制定防災或減災措施。 在這個過程中,危害和脆弱性分析是科學活動,為與規劃人員和應急服務部門合作開展的降低風險和應急準備的應用任務提供基礎。
大多數衛生專業人員會將他們在備災中的作用視為對大量傷員進行緊急治療的計劃之一。 然而,如果未來要大幅減少災害的影響,衛生部門需要與科學家、工程師、應急規劃人員和決策者一起參與預防措施的製定和災害規劃的所有階段。 這種多學科方法在 20 世紀末對衛生部門提出了重大挑戰,因為隨著全球人口的增加,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對生命和財產的破壞性和代價越來越高。
自然突發或快速發生的災害包括極端天氣條件(洪水和大風)、地震、山體滑坡、火山爆發、海嘯和野火,它們的影響有很多共同之處。 另一方面,飢荒、乾旱和荒漠化受制於更長期的過程,目前對這些過程知之甚少,其後果不太適合採取減少措施。 目前最常見的飢荒原因是戰爭或所謂的複雜災難(例如,在蘇丹、索馬里或前南斯拉夫)。
大量流離失所者是自然災害和復雜災害的共同特徵,他們的營養和其他健康需求需要專門管理。
現代文明也開始習慣於技術或人為的災難,例如嚴重的空氣污染事件、火災以及化學和核反應堆事故,後兩者是當今最重要的。 本文將重點關注化學災難的災難規劃,因為核電事故是在其他地方處理的 百科全書.
自然災害
就破壞性而言,其中最重要的是洪水、颶風、地震和火山爆發。 通過地震區的早期預警系統、災害繪圖和結構工程措施,已經在減災方面取得了一些廣為人知的成功。
因此,使用全球天氣預報的衛星監測,以及及時提供警報和有效疏散計劃的區域系統,在颶風雨果(迄今為止加勒比地區有記錄以來最強的颶風)發生時造成了相對較小的生命損失(僅 14 人死亡) ,於 1988 年襲擊了牙買加和開曼群島。1991 年,菲律賓科學家密切監測皮納圖博火山,在本世紀最大規模的火山噴發之一中及時疏散,並發出充分警告,從而挽救了數千人的生命。 但“技術修復”只是減災的一個方面。 災害在發展中國家造成的巨大人員和經濟損失凸顯了社會經濟因素,尤其是貧困,在增加脆弱性方面的重要性,以及需要採取備災措施來考慮這些因素。
在所有國家,減少自然災害都必須與其他優先事項競爭。 減災也可以通過立法、教育、建築實踐等來促進,作為社會一般風險降低計劃或安全文化的一部分——作為可持續發展政策的組成部分和作為投資戰略的質量保證措施(例如,在新土地開發中的建築物和基礎設施規劃中)。
技術災難
顯然,對於自然災害,不可能阻止實際的地質或氣象過程的發生。
然而,由於存在技術危害,可以在工廠設計中採用降低風險的措施,在防災方面取得重大進展,政府可以立法建立高標準的工業安全。 歐共體國家的 Seveso 指令就是一個例子,其中還包括制定應急響應現場和場外計劃的要求。
重大化學品事故包括大量蒸氣或易燃氣體爆炸、火災以及固定危險設施或化學品運輸和配送過程中的有毒物質釋放。 特別注意大量有毒氣體的儲存,最常見的是氯氣(如果由於儲罐破裂或管道洩漏而突然釋放,會形成比空氣密度大的氣體)可以在順風向遠距離吹出有毒濃度的雲)。 已經為氯氣和其他常見氣體製作了高密度氣體在突然釋放中擴散的計算機模型,規劃人員使用這些模型來製定應急響應措施。 這些模型還可用於確定在合理可預見的意外洩漏中的傷亡人數,就像模型被率先用於預測大地震中的傷亡人數和類型一樣。
防災
災難是對人類生態的任何破壞,超過了社區正常運作的能力。 這種狀態不僅僅是衛生或緊急服務功能的數量差異——例如,由大量傷亡人員湧入造成的。 這是質的區別,因為如果沒有來自同一國家或其他國家未受影響地區的幫助,社會就無法充分滿足需求。 這個單詞 災害 經常被寬鬆地用來描述高度宣傳或政治性質的重大事件,但當災難真正發生時,一個地方的正常運作可能會完全崩潰。 備災的目的是使社區及其關鍵服務能夠在這種混亂的情況下發揮作用,以減少人類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以及經濟損失。 大量急性傷亡並不是災難發生的先決條件,如 1976 年塞韋索的化學災難(當時由於擔心二噁英污染地面會造成長期健康風險而進行了大規模疏散)。
“近乎災難”可能是對某些事件的更好描述,心理或應激反應的爆發也可能是某些事件的唯一表現(如1979年美國三哩島反應堆事故)。 在術語確立之前,我們應該承認 Lechat 對災害管理健康目標的描述,其中包括:
災害預防不可能在真空中進行,每個國家的國家政府層面(其實際組織因國家而異)以及區域和社區層面都必須存在一個結構。 在自然風險高的國家,可能很少有部委可以避免捲入其中。 在一些國家,規劃的責任交給了現有機構,例如武裝部隊或民防部門。
如果存在針對自然災害的國家系統,則宜在其基礎上構建技術災難響應系統,而不是設計一個全新的獨立系統。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工業和環境項目活動中心製定了地方一級的緊急情況意識和準備 (APELL) 項目。 該計劃是與工業界和政府合作發起的,旨在通過提高社區對危險設施的認識並在製定應急響應計劃方面提供幫助來防止技術事故並減少其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
危害評估
需要評估不同類型的自然災害及其影響在所有國家發生的可能性。 英國等一些國家處於低風險狀態,風暴和洪水是主要災害,而在其他國家(例如菲律賓),自然現象範圍廣泛,無情地規律性襲擊,可能對國家的經濟乃至政治穩定。 每種危害都需要進行科學評估,至少包括以下方面:
地震、火山和洪水高風險地區需要有專家繪製的危險區地圖,以預測重大事件發生時影響的位置和性質。 這樣的危害評估可以被土地使用規劃人員用於減少長期風險,也可以被必須處理災前響應的應急規劃人員使用。 然而,地震的地震區劃和火山的災害測繪在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仍處於起步階段,擴展此類風險測繪被視為 IDNDR 的一項關鍵需求。
對自然災害的危害評估需要詳細研究前幾個世紀以前的災害記錄,並進行嚴格的地質實地調查,以確定歷史或史前時期發生的重大事件,如地震和火山爆發。 了解過去主要自然現象的行為是對未來事件進行危害評估的一個很好但遠非萬無一失的指南。 洪水估算有標準的水文方法,許多洪水易發區很容易識別,因為它們與明確界定的天然洪氾區重合。 對於熱帶氣旋,海岸線周圍的影響記錄可用於確定颶風在一年內襲擊海岸線任何部分的概率,但每次颶風一旦形成就必須立即對其進行緊急監測,以便實際預測其在它登陸之前至少提前 72 小時的路徑和速度。 與地震、火山爆發和暴雨相關的是可能由這些現象引發的山體滑坡。 在過去十年中,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許多大型火山由於質量不穩定而面臨斜坡崩塌的風險,這些質量是在活動期間積累起來的,並且可能導致毀滅性的山體滑坡。
對於技術災難,當地社區需要對他們中間的危險工業活動進行清點。 如果過程或遏制發生故障,這些危險可能導致什麼,現在有大量過去重大事故的例子。 許多發達國家現在針對危險設施周圍的化學品事故制定了相當詳細的計劃。
風險評估
在評估了危害及其可能的影響之後,下一步就是進行風險評估。 危險可以定義為造成傷害的可能性,而風險是由於給定類型和規模的自然災害造成生命損失、人員受傷或財產損失的可能性。 風險可以量化定義為:
風險 = 價值 x 脆弱性 x 危害
其中 value 可以表示可能在事件中損失的潛在生命數或資本價值(例如建築物)。 確定脆弱性是風險評估的關鍵部分:對於建築物,它是衡量暴露於潛在破壞性自然現象的結構的內在易感性的指標。 例如,建築物在地震中倒塌的可能性可以根據其相對於斷層線的位置及其結構的抗震能力來確定。 在上面的等式中,給定規模的自然現象的發生所造成的損失程度可以用從 0(無損壞)到 1(全部損失)的等級來表示,而危害是表示為概率的特定風險單位時間內可預防的損失。 因此,脆弱性是可能因事件而損失的價值部分。 例如,進行脆弱性分析所需的信息可以來自建築師和工程師對危險區域的房屋進行的調查。 圖 1 提供了一些典型的風險曲線。
圖 1. 風險是危害和脆弱性的產物:典型的曲線形狀
目前,根據不同類型的影響,利用不同死因和受傷原因的信息進行脆弱性評估要困難得多,因為它們所依據的數據是粗糙的,即使是地震也是如此,因為傷害分類的標準化和甚至連準確記錄人數,更不用說死因,都還不可能。 這些嚴重的局限性表明,如果要在科學的基礎上製定預防措施,就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來收集災害中的流行病學數據。
目前,可以將地震中建築物倒塌風險和火山噴發中的灰燼掉落風險的數學計算以風險等級的形式數字化到地圖上,以圖形方式展示可預見事件中的高風險區域,並預測民防部門的位置應集中準備措施。 因此,風險評估與經濟分析和成本效益相結合,對於決定不同的風險降低方案具有無可估量的價值。
除了建築結構,脆弱性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基礎設施(生命線),例如:
在任何自然災害中,所有這些都有被摧毀或嚴重損壞的風險,但由於破壞力的類型可能因自然或技術災害而異,因此需要結合風險評估制定適當的保護措施。 地理信息系統是現代計算機技術,用於映射不同的數據集以協助完成此類任務。
在規劃化學災難時,量化風險評估 (QRA) 被用作確定工廠故障概率的工具,並通過提供風險的數值估計作為決策者的指南。 進行此類分析的工程技術非常先進,在危險設施周圍繪製危險區域地圖的方法也是如此。 存在用於預測距蒸汽或可燃氣體爆炸點不同距離處的壓力波和輻射熱濃度的方法。 存在計算機模型,用於預測在不同天氣條件下從船隻或工廠意外釋放指定數量的順風向公里內密度高於空氣的氣體濃度。 在這些事件中,脆弱性主要與住房、學校、醫院和其他重要設施的距離有關。 需要針對不同類型的災害計算個人和社會風險,並且應將其重要性作為整體災害規劃的一部分傳達給當地居民。
降低風險
一旦評估了脆弱性,就需要製定降低脆弱性和總體風險的可行措施。
因此,如果在地震區建造新建築物,則應使其具有抗震性,或者可以對舊建築物進行改造,以降低倒塌的可能性。 例如,醫院可能需要重新安置或“加固”以抵御風暴等危害。 在有風暴或火山噴發風險的地區進行土地開發時,絕不能忘記疏散路線需要良好的道路,並且可以根據情況採取許多其他土木工程措施。 從長遠來看,最重要的措施是對土地使用進行監管,以防止在洪氾區、活火山斜坡或主要化工廠周圍等危險地區開發定居點。 過度依賴工程解決方案可能會給風險地區帶來錯誤的保證,或者適得其反,增加罕見災難性事件的風險(例如,在容易發生嚴重洪水的主要河流沿線修建堤壩)。
應急準備
應急準備的規劃和組織應該是涉及社區層面的多學科規劃團隊的一項任務,並且應該與危害評估、風險降低和應急響應相結合。 在傷員管理方面,現在公認的是,來自外部的醫療隊可能至少需要三天才能到達發展中國家的現場。 由於大多數可預防的死亡發生在最初的 24 至 48 小時內,因此此類援助來得太晚了。 因此,應將應急準備重點放在地方一級,以便社區本身有辦法在事件發生後立即開始救援和救濟行動。
因此,在規劃階段向公眾提供足夠的信息應該是應急準備的一個關鍵方面。
信息和通信需求
在危害和風險分析的基礎上,提供早期預警的手段以及在出現緊急情況時從高風險地區疏散人員的系統將是必不可少的。 地方和國家層面不同應急服務之間的通信系統的預先規劃是必要的,並且為了在災難中有效地提供和傳播信息,必須建立正式的通信鏈。 其他措施可能包括在家庭中儲備應急食品和水。
危險設施附近的社區需要了解它在緊急情況下可能收到的警告(例如,如果有氣體洩漏,則發出警報)和人們應採取的保護措施(例如,立即進入房屋並關閉窗戶,直到得到通知出來)。 化學災難的一個基本特徵是需要能夠快速確定有毒物質釋放造成的健康危害,這意味著要識別所涉及的一種或多種化學品,了解其急性或長期影響並確定誰,如果有人,在一般人群中已經暴露。 與毒物信息中心和化學應急中心建立聯繫是一項重要的規劃措施。 不幸的是,可能很難或不可能知道失控反應或化學火災事件中涉及的化學物質,即使很容易識別一種化學物質,其對人體的毒理學知識,尤其是慢性影響,也可能很少或不了解存在,正如在博帕爾釋放異氰酸甲酯後發現的那樣。 然而,如果沒有關於危害的信息,傷員和暴露人群的醫療管理,包括關於是否需要從受污染地區撤離的決定,將受到嚴重阻礙。
應該預先計劃一個多學科團隊來收集信息並進行快速健康風險評估和環境調查,以排除對地面、水和農作物的污染,同時認識到所有可用的毒理學數據庫可能不足以在重大災難中做出決策,甚至在一個社區認為它遭受了嚴重暴露的小事件中。 該團隊應具備確認化學品釋放性質並調查其可能對健康和環境造成的影響的專業知識。
在自然災害中,流行病學對於評估影響後階段的健康需求和傳染病監測也很重要。 收集有關災害影響的信息是一項科學工作,也應成為應對計劃的一部分; 指定的團隊應承擔這項工作,為災難協調團隊提供重要信息,並協助修改和改進災難計劃。
指揮控制和應急通信
負責應急服務的指定和災害協調小組的組成因國家和災害類型而異,但需要預先計劃。 在現場,可以指定特定車輛作為指揮和控製或現場協調中心。 例如,緊急服務不能依賴電話通信,因為電話可能會過載,因此需要無線電鏈路。
醫院重大事件預案
需要評估醫院在人員、物理儲備(手術室、床位等)和治療(藥物和設備)方面處理任何重大事件的能力。 醫院應有應對突發大量傷員湧入的具體預案,應規定醫院飛行小分隊赴現場配合搜救隊解救被困傷員或對大量傷員進行現場分診。傷亡。 大型醫院可能因災難破壞而無法運作,就像 1985 年墨西哥城發生的地震一樣。因此,可能有必要恢復或支持遭到破壞的醫療服務。 對於化學事故,醫院應與毒物信息中心建立聯繫。 除了能夠從災區內外動用大量醫療保健專業人員來應對傷員外,規劃還應包括快速運送緊急醫療設備和藥品的手段。
應急設備
應在規劃階段確定特定災難所需的搜救設備類型及其存放位置,因為需要在最初 24 小時內快速部署,此時可以挽救最多的生命。 需要提供用於快速部署的關鍵藥品和醫療設備,以及應急人員的個人防護設備,包括災難現場的衛生工作者。 擅長緊急恢復水、電、通信和道路的工程師可以在減輕災害的最嚴重影響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應急預案
獨立的應急服務和衛生保健部門,包括公共衛生、職業衛生和環境衛生從業人員,應各自製定應對災害的計劃,這些計劃可以合併為一個重大災難計劃。 除醫院計劃外,健康計劃還應包括針對不同類型災難的詳細響應計劃,這些計劃需要根據作為備災一部分的危害和風險評估來製定。 應對每場災難可能造成的特定傷害類型製定治療方案。 因此,地震中的建築物倒塌應該預料到包括擠壓綜合症在內的一系列創傷,而身體燒傷和吸入性損傷是火山噴發的一個特徵。 在化學災難中,應計劃分流、去污程序、適用的解毒劑管理以及刺激性有毒氣體引起的急性肺損傷的緊急治療。 前瞻性規劃應足夠靈活,以應對涉及有毒物質的運輸緊急情況,尤其是在沒有固定設施的地區,這通常需要當局製定密集的地方應急計劃。 災害中物理和化學創傷的應急管理是醫療保健計劃的重要領域,需要對醫院工作人員進行災難醫學培訓。
應包括疏散人員的管理、疏散中心的位置和適當的預防保健措施。 還應考慮緊急壓力管理的必要性,以防止受害者和緊急救援人員出現壓力障礙。 有時心理障礙可能是主要甚至唯一的健康影響,特別是如果對事件的反應不充分並在社區中引起過度焦慮。 這也是化學和輻射事件的一個特殊問題,可以通過適當的應急計劃將其最小化。
培訓與教育
醫院和初級保健級別的醫務人員和其他衛生保健專業人員可能不熟悉在災難中工作。 涉及衛生部門和應急服務的培訓演習是應急準備的必要部分。 桌面演習非常寶貴,應盡可能逼真,因為大規模的體育演習由於成本高昂,很可能很少舉行。
衝擊後恢復
此階段是受災地區恢復到災前狀態。 預先規劃應包括緊急情況後的社會、經濟和心理護理以及環境恢復。 對於化學事故,後者還包括對水和農作物污染物的環境評估,以及必要時的補救行動,例如土壤和建築物的淨化以及飲用水供應的恢復。
結論
與過去的救災措施相比,在備災方面投入的國際努力相對較少; 然而,儘管對災害保護的投資成本很高,但現在有大量可用的科學和技術知識,如果正確應用這些知識,將對所有國家的災害對健康和經濟的影響產生重大影響。
工業事故可能會影響工作場所暴露的工人群體以及事故發生工廠周圍的居民。 當事故造成的污染髮生時,受影響的人口規模可能比勞動力大幾個數量級,從而帶來複雜的後勤問題。 本文重點關注這些問題,也適用於農業事故。
量化事故對健康影響的原因包括:
與健康後果相關的事故特徵
環境事故包括在最多樣化的情況下發生的範圍廣泛的事件。 由於環境變化或疾病的發生,它們可能首先被注意到或懷疑。 在這兩種情況下,“可能出了問題”的證據(或暗示)可能會突然出現(例如,1986 年瑞士 Schweizerhalle 的 Sandoz 倉庫發生火災;後來被稱為“毒油綜合症”的疾病流行” (TOS) 於 1981 年在西班牙)或陰險地(例如,在澳大利亞威特努姆因環境(非職業)暴露於石棉而導致間皮瘤過多)。 在任何情況下,在任何特定時刻,不確定性和無知都圍繞著兩個關鍵問題:“到目前為止發生了哪些健康後果?” 和“可以預測會發生什麼?”
在評估事故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時,三種類型的決定因素可能相互作用:
可能難以確定釋放的性質和數量,以及材料進入人類環境不同部分(例如食物鍊和供水)的能力。 事故發生二十年後,2,3,7,8 年 10 月 1976 日在塞維索釋放的 XNUMX-TCDD 的數量仍然存在爭議。 此外,由於對該化合物毒性的了解有限,在事故發生後的早期,任何風險預測都必然值得懷疑。
個人災難經歷包括因事故而產生的恐懼、焦慮和痛苦(Ursano、McCaughey 和 Fullerton,1994 年),與危害的性質和實際風險無關。 這方麵包括有意識的——不一定是合理的——行為變化(例如,1987 年許多西歐國家的出生率在切爾諾貝利事故後顯著下降)和心理狀況(例如,學童和以色列士兵在事故發生後的痛苦症狀1981 年,約旦西岸一所學校的一個有問題的廁所洩漏了硫化氫)。 對事故的態度也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例如,在 Love Canal,在工作場所幾乎沒有接觸過化學品的年輕父母比有成年子女的年長者更傾向於撤離該地區。
最後,事故可能對暴露人員的健康產生間接影響,要么造成額外的危害(例如,與疏散相關的痛苦),要么自相矛盾地導致一些可能有益的情況(例如戒菸的人作為與衛生工作者環境接觸的後果)。
衡量事故的影響
毫無疑問,每起事故都需要評估其對暴露人群(以及家養和/或野生動物)的可衡量或潛在後果,並且可能需要定期更新此類評估。 事實上,許多因素會影響為此類評估收集的數據的細節、範圍和性質。 可用資源的數量至關重要。 與將資源從其他健康和社會問題轉移的能力有關,在不同國家,相同嚴重程度的事故可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關注。 國際合作可能會部分減輕這種差異:事實上,它僅限於特別引人注目和/或表現出不尋常的科學興趣的事件。
事故對健康的總體影響從微不足道到嚴重不等。 嚴重程度取決於事故造成的情況(可能包括死亡)的性質、暴露人群的規模以及患病的比例。 可忽略不計的影響更難以在流行病學上證明。
用於評估事故健康後果的數據來源首先包括已經存在的當前統計數據(在提出創建新的人口數據庫的任何建議之前,應始終注意它們的潛在用途)。 額外的信息可以從分析性的、以假設為中心的流行病學研究中獲得,當前的統計數據可能有用也可能無用。 如果在職業環境中沒有對工人進行健康監測,則事故可以提供建立監測系統的機會,該系統最終將有助於保護工人免受其他潛在的健康危害。
出於臨床監測(短期或長期)和/或提供補償的目的,對暴露人員的詳盡列舉是一種 先決條件. 這在廠內事故的情況下比較簡單。 當受影響的人口可以通過他們居住的地方來定義時,行政城市(或更小的單位,如果有)的居民名單提供了一種合理的方法。 在其他情況下,名冊的構建可能更成問題,特別是當需要一份可能因事故而表現出症狀的人員名單時。 在西班牙的 TOS 事件中,要納入長期臨床隨訪的人員名單來自 20,000 名申請經濟補償的人員名單,隨後通過修訂臨床記錄進行了更正。 鑑於劇集的宣傳,相信這個花名冊是相當完整的。
第二個要求是旨在衡量事故影響的活動是合理的、明確的並且易於向受影響的人群解釋。 延遲可能在幾天到幾年之間。 如果滿足某些條件,則可以先驗地假設疾病的性質和發生的可能性,其精度足以充分設計臨床監測計劃和針對本文開頭提到的一個或多個目標的特別研究文章。 這些條件包括快速識別事故釋放的物質、充分了解其短期和長期危險特性的可用性、釋放的量化,以及一些關於個體對物質影響的敏感性差異的信息。 事實上,很少滿足這些條件; 潛在的不確定性和無知的一個結果是,公眾輿論和媒體要求預防或明確的醫療干預作用可疑的壓力更難以抗拒。
最後,在事故發生後儘快建立一個多學科團隊(包括臨床醫生、化學家、工業衛生學家、流行病學家、人類和實驗毒理學家),該團隊將對政治當局和政府負責。民眾。 在選擇專家時,必須牢記,可能導致事故的化學品和技術範圍非常廣泛,因此可能會產生涉及各種生化和生理系統的不同類型的毒性。
通過當前統計數據衡量事故的影響
當前的健康狀況指標(如死亡率、出生率、住院率、因病缺勤和就診)有可能提供對事故後果的早期洞察,前提是它們可以針對受影響地區進行分層,而受影響地區通常不會可能,因為受影響的區域可能很小,不一定與行政單位重疊。 事故與通過現有健康狀況指標檢測到的過多早期事件(在幾天或幾週內發生)之間的統計關聯可能是因果關係,但不一定反映毒性(例如,過多的醫生就診可能是由恐懼而不是而不是疾病的實際發生)。 與往常一樣,在解釋健康狀況指標的任何變化時必須謹慎行事。
儘管並非所有事故都會導致死亡,但死亡率是一個易於量化的終點,可以通過直接計數(例如,博帕爾事故)或通過比較觀察到的事件數和預期事件數(例如,城市地區空氣污染的急性發作)。 確定事故與早期死亡率過高無關可能有助於評估其影響的嚴重程度,並引起對非致命後果的關注。 此外,大多數國家都可以獲得計算預期死亡人數所需的統計數據,並且可以對與通常受事故影響的區域一樣小的區域進行估計。 評估特定情況下的死亡率問題更大,因為衛生官員在證明死因時可能存在偏差,而衛生官員知道事故後預計會增加的疾病(診斷懷疑偏差)。
綜上所述,基於現有數據源對健康狀況指標的解釋需要仔細設計臨時分析,包括詳細考慮可能的混雜因素。
有時,在事故發生後的早期,是否有必要建立傳統的基於人群的癌症登記或畸形登記的問題。 對於這些特定情況,此類登記可能會提供比其他當前統計數據(例如死亡率或住院人數)更可靠的信息,特別是如果新創建的登記是根據國際可接受的標準運行的話。 然而,它們的實施需要轉移資源。 此外,如果建立了基於人群的畸形登記 從頭 發生事故後,很可能在九個月內,它幾乎無法產生與其他登記處產生的數據可比的數據,一系列的推論問題(特別是第二類統計錯誤)將接踵而至。 最後,該決定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已釋放的危害的致癌性、胚胎毒性或致畸性證據,以及可用資源的可能替代用途。
臨時流行病學研究
即使在監測患者與醫生接觸和/或入院原因的最準確係統所涵蓋的領域,這些領域的指標也無法提供評估事故對健康的影響和評估是否充分所需的全部信息。對它的醫學反應。 有一些特定的條件或個體反應的標記不需要與醫療機構接觸,或者不符合當前統計中通常使用的疾病分類(因此很難識別它們的發生)。 可能需要算作事故的“受害者”,其狀況介於疾病發生和未發生之間的對象。 通常有必要調查(並評估其療效)所使用的治療方案的範圍。 這裡提到的問題只是一個樣本,並不涵蓋所有可能需要進行特別調查的問題。 在任何情況下,都應制定程序以接收更多的投訴。
調查不同於提供護理,因為它們與作為事故受害者的個人利益沒有直接關係。 應制定特別調查以實現其目的——提供可靠信息和/或證明或反駁假設。 抽樣出於研究目的可能是合理的(如果受影響人群接受),但不適用於提供醫療服務。 例如,在疑似破壞骨髓的藥劑洩漏的情況下,有兩種完全不同的場景來回答以下兩個問題:(1) 該化學品是否真的會誘發白細胞減少症,以及 (2) 是否所有接觸過的人都經過詳盡的白細胞減少篩查。 在職業環境中,這兩個問題都可以解決。 在人群中,決定也將取決於建設性干預治療受影響者的可能性。
原則上,當地需要具備足夠的流行病學技能,以幫助決定是否應進行特別研究、設計研究並監督研究的進行。 然而,衛生當局、媒體和/或民眾可能不會認為受影響地區的流行病學家是中立的; 因此,可能需要來自外部的幫助,即使是在非常早期的階段。 同樣的流行病學家應該根據當前可用的統計數據來解釋描述性數據,並在需要時為因果假設的發展做出貢獻。 如果當地沒有流行病學家,則有必要與其他機構(通常是國立衛生研究院或 WHO)合作。 由於缺乏流行病學技能而被解開的事件令人遺憾。
但是,如果認為有必要進行流行病學研究,則應注意一些初步問題:可預測的結果有何用處? 計劃研究產生的更精確推論的願望是否會不適當地延遲清理程序或其他預防措施? 擬議的研究計劃是否必須首先由多學科科學團隊(可能還有其他流行病學家)完整記錄和評估? 是否會向要研究的人提供足夠的詳細信息以確保他們充分知情、事先和自願同意? 如果發現對健康有影響,有什麼治療方法可用,將如何進行?
最後,當事故已經嚴重並且有理由擔心以後的後果時,應該實施傳統的前瞻性隊列死亡率研究。 這些研究的可行性因國家而異。 在歐洲,它們的範圍介於名義上“標記”人員的可能性(例如,英國設得蘭群島的農村人口,在 Braer 漏油事件之後)和與受害者家屬進行系統聯繫以識別垂死者的需要(例如, TOS 在西班牙)。
流行病篩查
為受影響的人提供醫療護理是對可能對他們造成傷害的事故的自然反應。 嘗試識別所有暴露人群中表現出與事故相關的情況(並在需要時為他們提供醫療服務)符合傳統的概念 篩選. 任何篩查計劃的共同基本原則、潛力和局限性(無論其針對的人群、要識別的條件和用作診斷測試的工具)在環境事故後與在任何其他情況下一樣有效(Morrison 1985)。
估計參與和理解不響應的原因與測量診斷測試的靈敏度、特異性和預測值、為後續診斷程序(需要時)設計方案和治療管理(如果需要)一樣重要。 如果忽視這些原則,短期和/或長期篩查計劃可能弊大於利。 不必要的體檢或實驗室分析是對資源的浪費,並且會轉移對整個人群提供必要護理的注意力。 必須仔細規劃和評估確保高度合規性的程序。
圍繞環境事故的情緒反應和不確定性可能會使事情進一步複雜化:醫生在診斷臨界條件時往往會失去特異性,一些“受害者”可能認為自己有權接受治療,無論是否實際需要或什至有用。 儘管在環境事故之後經常會出現混亂,但一些 先決條件 對於任何篩選程序都應牢記:
對整個計劃的功效進行一些先驗估計也有助於決定該計劃是否值得實施(例如,不應該鼓勵預測肺癌診斷的計劃)。 此外,還應建立程序以識別其他投訴。
在任何階段,篩選程序都可能具有不同類型的價值——估計條件的普遍性,作為評估事故後果的基礎。 這些估計的一個主要偏差來源(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更加嚴重)是接受診斷程序的暴露人員的代表性。 另一個問題是確定足夠的控制組來比較所獲得的流行率估計值。 從人群中抽取的對照可能會受到與暴露人員樣本一樣多的選擇偏差的影響。 然而,在某些情況下,患病率研究是最重要的(特別是當疾病的自然史未知時,例如在 TOS 中),研究之外的對照組,包括那些在其他地方為其他目的而組建的對照組,可能是當問題很重要和/或很嚴重時使用。
將生物材料用於流行病學目的
出於描述目的,從暴露人群中收集生物材料(尿液、血液、組織)可以提供內部劑量標記,根據定義,這些標記比(但不能完全替代)通過估計濃度獲得的標記更精確環境相關部分中的污染物和/或通過個人問卷調查。 任何評估都應考慮到由於獲取生物樣本的社區成員缺乏代表性而可能產生的偏差。
存儲生物樣本可能在後期證明是有用的,用於需要估計個體水平內部劑量(或早期影響)的臨時流行病學研究。 在事故發生後儘早收集(並妥善保存)生物樣本至關重要,即使在沒有確切的使用假設的情況下也應鼓勵這種做法。 知情同意過程必須確保患者了解他或她的生物材料將被儲存用於迄今為止未定義的測試。 在這裡,將此類標本的使用排除在某些測試之外(例如,人格障礙的識別)以更好地保護患者是有幫助的。
結論
對受事故影響的人群進行醫療干預和流行病學研究的基本原理介於兩個極端之間——評估 被證明具有潛在危害且受影響人群肯定(或已經)暴露於其中的物質的影響,以及 探索 假設具有潛在危險並懷疑存在於該地區的藥劑可能產生的影響。 專家之間(以及一般人之間)對問題相關性的看法的差異是人類固有的。 重要的是任何決定都有記錄在案的理由和透明的行動計劃,並得到受影響社區的支持。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與天氣有關的問題是一種自然現象,此類事件造成的傷亡是不可避免的(見表 1)。 只是在過去的二十年裡,我們才開始研究導致與天氣有關的死亡和傷害的因素,以此作為一種預防手段。 由於該領域的研究持續時間較短,數據有限,尤其是與工人因天氣相關的死傷人數和情況有關的數據。 以下是迄今為止調查結果的概述。
表 1. 天氣相關的職業風險
天氣事件 |
工人類型 |
生化藥劑 |
外傷 |
溺死 |
燒傷/中暑 |
車輛事故 |
精神壓力 |
洪水 |
警察, 交通 地下 巡線員 清理 |
*
*** |
*
*
*
|
*
** *
|
*
|
|
* * * * |
龍捲風 |
警察, 交通運輸 淨化 |
*
** |
*
*** * |
|
|
* |
*
* |
輕微的森林火災 |
消防員 |
** |
** |
|
** |
*** |
* |
*風險程度。
洪水、海嘯
定義、來源和事件
洪水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 在給定的氣候區域內,由於水文循環和其他自然和合成條件的波動,洪水會發生巨大的變化(Chagnon、Schict 和 Semorin,1983 年)。 美國國家氣象局定義 山洪暴發 比如在大雨或暴雨、大壩或堤壩潰決或因冰或原木堵塞而蓄積的水突然釋放後的幾個小時內發生的情況。 雖然大多數山洪暴發是當地強烈雷暴活動的結果,但有些山洪暴發與熱帶氣旋一起發生。 山洪暴發的先兆通常涉及影響降雨的持續性和強度的大氣條件。 導致山洪暴發的其他因素包括斜坡陡峭(山地地形)、植被缺失、土壤滲透能力不足、漂浮的碎片和冰塞、快速融雪、大壩和堤壩潰決、冰川湖破裂,以及火山擾動 (Marrero 1979)。 河流氾濫 可能會受到引發山洪的因素的影響,但更隱蔽的洪水可能是由河道特徵、土壤和底土的特徵以及沿途的綜合改造程度引起的(Chagnon、Schict 和 Semorin 1983 年;Marrero 1979 年)。 沿海洪水 可能由風暴潮引起,風暴潮是熱帶風暴或氣旋的結果,或者由風力產生的風暴將海水驅趕到內陸。 最具破壞性的沿海洪水類型是 海嘯,或潮汐波,由海底地震或某些火山噴發產生。 大多數有記錄的海嘯都發生在太平洋和太平洋沿岸地區。 夏威夷群島由於位於太平洋中部,特別容易受到海嘯的破壞(Chagnon、Schict 和 Semorin 1983 年;Whitlow 1979 年)。
影響發病率和死亡率的因素
據估計,洪水佔世界所有災害的 40%,而且造成的損失最大。 1887 年,歷史上最致命的洪水襲擊了黃河,當時河水漫過 70 英尺高的堤壩,摧毀了 11 個城市和 300 個村莊。 估計有 900,000 人喪生。 1969 年,當風暴潮將洪水推上黃河流域時,中國山東省可能有數十萬人死亡。 1967 年 1,500 月,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水襲擊了里約熱內盧,造成 1974 人死亡。 2,500 年,大雨淹沒了孟加拉國,造成 1963 人死亡。 100 年,大雨導致巨大的山體滑坡落入意大利北部 Vaiont 大壩後面的湖中,2,075 億噸水從大壩上湧出,造成 1979 人死亡(Frazier 1985)。 7 年,波多黎各估計 15 小時內降雨量為 180 至 1989 英寸,造成 XNUMX 人死亡(French 和 Holt XNUMX)。
通過工程控制和增加流域植樹造林,河流洪水已經減少(Frazier 1979)。 然而,近年來山洪暴發有所增加,是美國與天氣有關的頭號殺手。 山洪造成的死亡人數增加歸因於山洪暴發目標地點的人口增加和城市化程度更高(Mogil、Monro 和 Groper 1978)。 伴隨著巨石和倒下的樹木等碎片的快速流動的水是與洪水相關的主要發病率和死亡率。 在美國,研究表明,由於人們開車進入低窪地區或穿過被洪水淹沒的橋樑,洪水中與汽車相關的溺水事件比例很高。 他們的汽車可能會在高水位失速或被碎片擋住,在快速流動的高水位落在他們身上時將他們困在汽車中(French 等人,1983 年)。 對洪水災民的後續研究表明,在洪水過後長達五年的時間裡,心理問題的模式始終如一(Melick 1976 年;Logue 1972 年)。 其他研究表明,洪水災民的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淋巴瘤和白血病的發病率顯著增加,一些研究人員認為這與壓力有關(Logue 和 Hansen 1980 年;Janerich 等人 1981 年;Greene 1954 年)。 當洪水導致水淨化和污水處理系統中斷、地下儲罐破裂、有毒廢物場地溢出、病媒繁殖條件增強以及地上儲存的化學品流失時,可能會增加接觸生物和化學製劑的機會(French 和 Holt 1989)。
雖然一般來說,工人與普通民眾一樣面臨與洪水相關的風險,但一些職業群體的風險更高。 洪水過後,清理工作人員極有可能接觸生物和化學製劑。 地下工作人員,尤其是在密閉空間工作的工作人員,可能會在山洪暴發時被困。 卡車司機和其他運輸工人面臨與車輛相關的洪水死亡的高風險。 與其他與天氣有關的災害一樣,消防員、警察和緊急醫療人員也處於高風險之中。
防控措施及研究需求
預防洪水造成的傷亡可以通過確定洪水易發地區、讓公眾了解這些地區並建議他們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進行大壩檢查和頒發大壩安全證書、確定會導致強降水的氣象條件來實現。和徑流,並在特定時間範圍內發布特定地理區域的洪水預警。 可以通過確保水和食物供應安全飲用且未被生物和化學製劑污染,並通過制定安全的人類廢物處理實踐來預防二次接觸引起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應檢查有毒廢物場和儲存潟湖周圍的土壤,以確定是否存在溢出儲存區域的污染(French 和 Holt 1989)。 儘管大規模疫苗接種計劃會適得其反,但清理和環衛工人應該得到適當的免疫接種,並接受適當的衛生習慣指導。
需要改進技術,使山洪預警在時間和地點方面更加具體。 應對條件進行評估,以確定疏散是駕車還是步行。 洪水過後,應對從事洪水相關活動的一組工人進行研究,以評估對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響的風險。
颶風、旋風、熱帶風暴
定義、來源和事件
A 颶風 被定義為在北半球逆時針旋轉的旋轉風系統,在熱帶水域形成,持續風速至少為每小時 74 英里(118.4 公里/小時)。 當涉及熱量和壓力的情況滋養並推動大面積海洋上的風將其自身包裹在大氣低壓區周圍時,就會形成這種旋轉的能量積累。 一種 颱風 與颶風相當,只是它形成於太平洋水域。 熱帶氣旋 是圍繞熱帶水域大氣低壓旋轉的所有風環流的術語。 一種 熱帶風暴 被定義為風速為 39 至 73 英里/小時(62.4 至 117.8 公里/小時)的旋風,並且 熱帶低氣壓 是風速低於 39 英里/小時(62.4 公里/小時)的氣旋。
目前認為許多熱帶氣旋起源於非洲,即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區。 它們開始於 1979 月至 20 月期間在該地區形成的狹窄的東西向急流中的不穩定性,這是由於炎熱的沙漠與南部更涼爽、更潮濕的地區之間的巨大溫度差異造成的。 研究表明,在非洲上空產生的擾動具有很長的生命週期,其中許多會跨越大西洋(Herbert 和 Taylor XNUMX)。 在 XNUMX 世紀,平均每年有 XNUMX 個熱帶氣旋席捲大西洋; 其中六次成為颶風。 當颶風(或颱風)達到最高強度時,百慕大或太平洋高壓區形成的氣流將其航向向北移動。 這裡的海水比較涼爽。 蒸發量減少,水蒸氣減少,風暴所需的能量也減少。 如果風暴襲擊陸地,水蒸氣的供應將被完全切斷。 隨著颶風或颱風繼續向北移動,風力開始減弱。 山脈等地形特徵也可能導致風暴的爆發。 颶風風險最大的地理區域是加勒比海、墨西哥以及美國東海岸和墨西哥灣沿岸各州。 典型的太平洋颱風在菲律賓東部溫暖的熱帶水域形成。 它可能向西移動並襲擊中國大陸或轉向北方並接近日本。 風暴的路徑是在它繞著太平洋高壓系統的西部邊緣移動時確定的(了解科學與自然:天氣與氣候 1992)。
颶風(颱風)的破壞力取決於風暴潮、大風和其他因素的結合方式。 預報員制定了一個五級災害潛在量表,以便更清楚地預測即將來臨的颶風的危害。 第 1 類是最小颶風,第 5 類是最大颶風。 在 1900-1982 年期間,有 136 次颶風直接襲擊了美國; 其中 55 個至少具有 3 類強度。 佛羅里達州受到這些風暴中數量最多、強度最大的影響,其次是德克薩斯州、路易斯安那州和北卡羅來納州(Herbert 和 Taylor 1979)。
影響發病率和死亡率的因素
儘管風對財產造成很大損失,但風並不是颶風中最大的殺手。 大多數受害者死於溺水。 伴隨颶風而來的洪水可能來自暴雨或風暴潮。 美國國家氣象局估計,每 1979 個與颶風相關的死亡人數中就有 XNUMX 個是風暴潮造成的(Herbert 和 Taylor XNUMX)。 受颶風(颱風)影響最嚴重的職業群體是與划船和航運相關的職業群體(會受到異常洶湧的海面和大風的影響); 公用事業線路工人被派去維修損壞的線路,通常是在風暴還在肆虐的時候; 參與疏散和保護疏散人員財產的消防員和警察; 和緊急醫療人員。 關於洪水的部分討論了其他職業群體。
防控、研究需求
過去 XNUMX 年來,在那些實施了先進的預警系統的地區,與颶風(颱風)相關的傷亡事件急劇下降。 預防傷亡的主要步驟是:確定這些風暴的氣象前兆並跟踪它們的路徑和可能發展成颶風,發出預警以便在有跡象時及時疏散,執行嚴格的土地使用管理措施和建築高風險地區的守則,並製定高風險地區的應急預案,為疏散人員提供有序疏散和足夠的避難所能力。
由於對颶風的氣象因素進行了深入研究,因此可以獲得大量信息。 需要更多關於颶風發生率和強度隨時間變化的模式的信息。 應在每次颶風過後評估現有應急計劃的有效性,並應確定受到風速保護的建築物是否也受到風暴潮的保護。
龍捲風
形成和發生模式
當不同溫度、密度和風流的空氣層結合產生強大的上升氣流形成巨大的積雨雲時,龍捲風就形成了,當強烈的側風吹過積雨雲時,這些積雨雲會轉變為旋轉的緊密螺旋。 這個漩渦將更多的暖空氣吸入雲中,這使得空氣旋轉得更快,直到漏斗雲包裝爆炸力從雲中掉落(了解科學與自然:天氣與氣候 1992). 龍捲風的平均軌跡長約 2 英里,寬 50 碼,影響約 0.06 平方英里,風速高達 300 英里/小時。 龍捲風發生在暖鋒和冷鋒容易碰撞的地區,導致不穩定的情況。 儘管龍捲風襲擊任何特定地點的概率極小(概率為 0.0363),但某些地區(例如美國中西部各州)尤其容易受到影響。
影響發病率和死亡率的因素
研究表明,龍捲風襲擊時,移動房屋和輕型汽車中的人面臨的風險特別高。 在得克薩斯州威奇托福爾斯的龍捲風研究中,移動房屋的居住者遭受嚴重或致命傷害的可能性是永久住宅中居住者的 40 倍,而汽車居住者的風險大約高出五倍(Glass、Craven 和 Bregman,1980 年) ). 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顱腦外傷,其次是頭部和軀幹的擠壓傷。 骨折是最常見的非致命性傷害形式(Mandlebaum、Nahrwold 和 Boyer 1966 年;High 等人 1956 年)。 那些將大部分工作時間花在輕型汽車上或辦公室在移動房屋中的工人將面臨高風險。 在洪水部分討論的與清理操作員相關的其他因素將適用於此。
防控
發布適當的警告,以及民眾根據這些警告採取適當行動的必要性,是預防龍捲風相關傷亡的最重要因素。 在美國,國家氣象局已經獲得了多普勒雷達等精密儀器,這使他們能夠識別有利於龍捲風形成的條件並發出警告。 龍捲風 看 意味著條件有利於給定區域的龍捲風形成,並且龍捲風 警告 意味著在特定區域發現了龍捲風,居住在該區域的人應該採取適當的避難所,這需要去地下室(如果有的話),去裡面的房間或壁櫥,或者如果在外面,去溝渠或溝渠.
需要進行研究來評估警告是否得到有效傳播以及人們對這些警告的注意程度。 還應確定規定的避難所區域是否真的提供了足夠的死亡和傷害保護。 應收集有關龍捲風工作人員死傷人數的信息。
閃電和森林火災
定義、來源和事件
當積雨雲發展成雷暴時,雲的不同部分會積累正電荷和負電荷。 當電荷累積時,負電荷會在雲內或云與地面之間傳播的閃電中流向正電荷。 大多數閃電從雲層傳播到雲層,但 20% 的閃電從雲層傳播到地面。
雲和地面之間的閃電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負的。 正閃電威力更大,更容易引發森林火災。 除非遇到松針、草和瀝青等易燃燃料,否則雷擊不會引發火災。 如果火碰到腐爛的木頭,它會燃燒很長一段時間而不會引起注意。 閃電觸及地面時會更頻繁地點燃大火,而雷雲中的雨水在到達地面之前就會蒸發。 這稱為乾閃電 (Fuller 1991)。 據估計,在澳大利亞和美國西部等乾旱的農村地區,60%的森林火災都是由閃電引起的。
導致發病率和死亡率的因素
大多數死於火災的消防員死於卡車或直升機事故或被掉落的障礙物擊中,而不是死於火災本身。 然而,滅火會導致中暑、中暑和脫水。 體溫升高超過 39.4°C 引起的中暑可導致死亡或腦損傷。 一氧化碳也是一種威脅,尤其是在陰燃的火災中。 在一項測試中,研究人員發現,在 62 名消防員中,有 293 人的血液中碳氧血紅蛋白水平在消防線上 5 小時後超過了最大允許水平 1991% (Fuller XNUMX)。
預防、控制和研究需求
由於與消防相關的危險和精神和身體壓力,船員的工作時間不應超過 21 天,並且在該時間內每工作 7 天必須休息 1991 天。 除了穿戴適當的防護裝備外,消防員還必須了解安全因素,例如規劃安全路線、保持溝通、注意危險、跟踪天氣、確定方向以及在情況變得危急之前採取行動。 標準的消防命令強調了解火勢、張貼瞭望員並給出清晰易懂的指示(Fuller XNUMX)。
與預防閃電森林火災有關的因素包括限制燃料,如乾燥的灌木叢或桉樹等易受火災影響的樹木,防止在易發生火災的地區建造建築,以及及早發現森林火災。 新技術的發展加強了早期檢測,例如安裝在直升機上的紅外系統,以檢查空中監視和檢測系統報告的雷擊是否真的引發了火災,並為地勤人員和直升機空降繪製熱點圖(富勒1991)。
需要更多關於與閃電有關的森林火災相關的死傷人數和情況的信息。
自從人們開始在山區定居以來,他們就一直暴露在與山區生活相關的特定危險之中。 最險惡的災害是雪崩和山體滑坡,直到今天,它們仍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當冬天山上覆蓋著幾英尺厚的積雪時,在某些條件下,陡峭的山坡或山頂上像厚毯子一樣的大量積雪會從下面的地面脫離並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滑下山坡。 這可能會導致大量積雪沿著最直接的路線飛馳而下,並落入下方的山谷。 如此釋放的動能會產生危險的雪崩,掃除、壓碎或掩埋沿途的一切。
根據雪的類型和條件,雪崩可分為兩類:幹雪或“塵土”雪崩,以及濕雪或“地面”雪崩。 前者是危險的,因為它們引發的衝擊波,而後者是因為它們的體積龐大,由於濕雪中增加的水分,當雪崩滾下山坡時,一切都變平了,通常是高速的,有時會帶走部分的底土。
當山上迎風面的大面積裸露斜坡上的積雪被風壓實時,就會出現特別危險的情況。 然後它通常形成一個覆蓋物,僅在表面上固定在一起,就像從上方懸掛的窗簾,並靠在可以產生滾珠軸承效果的底座上。 如果在這樣的覆蓋物上做了一個“切口”(例如,如果滑雪者在斜坡上留下了痕跡),或者如果出於任何原因,這個非常薄的覆蓋物被撕裂(例如,由於其自身的重量),那麼整個大片的雪可以像木板一樣滑下山坡,通常會隨著它的進展而發展成雪崩。
在雪崩的內部,會產生巨大的壓力,它可以像玩具一樣帶走、粉碎或壓碎機車或整座建築物。 人類在這樣的地獄中生存的機會微乎其微,這是顯而易見的,請記住,任何沒有被壓死的人都可能死於窒息或暴露。 因此,在有人被雪崩掩埋的情況下,即使立即找到他們,其中約 20% 的人已經死亡也就不足為奇了。
該地區的地形和植被將導致大量的雪在下降到山谷時遵循既定路線。 居住在該地區的人們通過觀察和傳統知道這一點,因此在冬天遠離這些危險區域。
在早期,避免這種危險的唯一方法是避免讓自己暴露在危險之中。 農舍和定居點建在地形條件不會發生雪崩的地方,或者多年的經驗表明這些地方遠離任何已知的雪崩路徑。 人們甚至在危險時期完全避開山區。
上斜坡上的森林也提供了相當大的保護來抵禦此類自然災害,因為它們支持受威脅地區的大量積雪,並且可以遏制、阻止或轉移已經開始的雪崩,前提是它們沒有積聚太多的勢頭。
然而,山區國家的歷史不時被雪崩造成的災難所打斷,雪崩已經並仍在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財產損失。 一方面,雪崩的速度和動量常常被低估。 另一方面,根據幾個世紀的經驗,雪崩有時會沿著以前不被認為是雪崩路徑的路徑發展。 某些不利的天氣條件,加上特定的雪質和下面的地面狀況(例如,由於大雨導致植被受損或土壤侵蝕或鬆動)產生的情況可能導致其中一種“災難”世紀”。
一個地區是否特別容易受到雪崩的威脅,不僅取決於當時的天氣條件,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取決於積雪的穩定性,以及該地區是否位於通常的雪崩路徑之一或網點。 由於地形特徵,特別是經常發生雪崩的路徑和出口,有專門的地圖顯示已知已經發生或可能發生雪崩的區域。 高風險區域禁止建房。
然而,這些預防措施在今天已不再足夠,因為儘管禁止在特定區域建造建築,並且提供了所有關於危險的信息,但越來越多的人仍然被風景如畫的山區所吸引,導致越來越多的建築甚至在已知危險的區域。 除了這種無視或規避建築禁令之外,現代休閒社會的表現之一是成千上萬的遊客在冬季前往山區進行運動和娛樂,以及幾乎預先設定好的雪崩地區。 理想的滑雪坡度是陡峭的,沒有障礙物,並且應該有足夠厚的雪毯——這對滑雪者來說是理想的條件,也是讓雪掃下山谷的理想條件。
然而,如果風險無法避免或在某種程度上被有意識地接受為從運動中獲得樂趣的不受歡迎的“副作用”,那麼就有必要開發以另一種方式應對這些危險的方法和手段。
為了提高被雪崩掩埋的人的生存機會,必須提供組織良好的救援服務,在危險地區附近提供緊急電話,並為當局和遊客提供有關危險地區普遍情況的最新信息. 早期預警系統和配備盡可能最好的設備的出色救援服務組織可以大大增加被雪崩掩埋的人的生存機會,並減少損失的程度。
保護措施
世界各地已經開發和測試了各種防止雪崩的方法,例如跨境警告服務、障礙物,甚至通過在雪地上爆破或開槍來人工觸發雪崩。
積雪的穩定性基本上取決於機械應力與密度的比值。 這種穩定性會根據地理區域(例如雪崩可能開始的那部分雪場)內的應力類型(例如,壓力、張力、剪切應變)而有很大差異。 輪廓、陽光、風、溫度和積雪結構中的局部干擾——由岩石、滑雪者、掃雪機或其他車輛引起——也會影響穩定性。 因此,可以通過有意的局部干預(例如爆破)來降低穩定性,或者通過安裝額外的支撐或屏障來增加穩定性。 這些措施可以是永久性的,也可以是臨時性的,是用於防止雪崩的兩種主要方法。
永久性措施包括有效和耐用的結構、雪崩可能開始區域的支撐屏障、雪崩路徑上的轉向或製動屏障,以及雪崩出口區域的阻擋屏障。 臨時保護措施的目的是通過故意觸發較小的、有限的雪崩來清除部分危險量的積雪,從而確保和穩定可能發生雪崩的區域。
支撐障礙物人為地增加了潛在雪崩區域積雪的穩定性。 防止額外的雪被風帶到雪崩區域的漂流屏障可以加強支撐屏障的作用。 雪崩路徑上的導流和製動屏障以及雪崩出口區域的阻擋屏障可以轉移或減緩雪塊的下降,並縮短被保護區域前方的流出距離。 支撐屏障是固定在地面上的結構,或多或少垂直於斜坡,對下沉的雪塊有足夠的抵抗力。 他們必須形成到達雪面的支撐物。 支撐屏障通常排列成幾排,並且必須覆蓋地形的所有部分,在各種可能的天氣條件下,雪崩可能會威脅到要保護的地方。 為了建立正確的定位、結構和尺寸,需要對該地區進行多年的觀察和積雪測量。
障礙物必須具有一定的滲透性,才能讓較小的雪崩和地表滑坡流過許多障礙物行,而不會變大或造成破壞。 如果滲透性不夠,雪就會在障礙物後面堆積起來,隨後的雪崩會暢通無阻地滑過它們,並帶走更多的雪。
與障礙不同,臨時措施還可以在一定時間內降低危險。 這些措施是基於通過人工手段引發雪崩的想法。 通過在選定的預定時間在監督下故意觸發的一些小雪崩,將具有威脅性的大量雪從潛在的雪崩區域移除。 當雪崩威脅嚴重時,這至少會在有限的時間內降低進一步和更危險的雪崩的風險,從而顯著提高雪崩現場的積雪穩定性。
然而,這些人為製造的雪崩的大小無法事先非常準確地確定。 因此,為了盡可能降低事故風險,在實施這些臨時措施的同時,受人工雪崩影響的整個區域,從雪崩的起點到最終停止的地方,必須提前疏散、關閉和檢查。
這兩種減少危害的方法的可能應用是根本不同的。 一般而言,最好使用永久性方法來保護不可能或難以撤離或關閉的區域,或者即使受到可控雪崩也可能危及定居點或森林的區域。 另一方面,道路、滑雪道、滑雪場等容易短期封閉的區域,是可以採取臨時防護措施的典型區域。
人工引發雪崩的各種方法涉及許多操作,這些操作也帶來一定的風險,最重要的是,需要對指定執行此工作的人員採取額外的保護措施。 最重要的是通過引發人工震顫(爆炸)來引起初始斷裂。 這些將充分降低雪蓋的穩定性以產生雪滑。
爆破特別適用於在陡坡上釋放雪崩。 通常可以每隔一段時間分離一小塊雪,從而避免大雪崩,大雪崩需要很長的距離才能運行,並且可能具有極大的破壞性。 然而,爆破作業必須在一天中的任何時間和各種天氣條件下進行,但這並不總是可行的。 根據用於到達爆破區域的方式,通過爆破人工製造雪崩的方法有很大差異。
可以從安全位置用手榴彈或火箭轟擊可能發生雪崩的區域,但這僅在 20% 到 30% 的情況下成功(即產生雪崩),因為幾乎不可能確定和擊中最危險的區域遠距離任何精度的有效目標點,也因為積雪吸收了爆炸的衝擊。 此外,砲彈可能無法起飛。
將商用炸藥直接爆破到可能發生雪崩的區域通常會更成功。 最成功的方法是將炸藥放在雪崩開始的雪地上的木樁或電纜上,並在雪蓋上方 1.5 至 3 米的高度引爆。
除了對斜坡進行砲擊外,還開發了三種不同的方法來將用於人工製造雪崩的炸藥運到雪崩開始的實際位置:
索道是最可靠,同時也是最安全的方法。 借助一條特殊的小型索道,即炸藥索道,將炸藥裝在纏繞繩索上,越過雪崩開始的積雪區域的爆破位置。 通過適當的繩索控制以及信號和標記的幫助,可以準確地轉向根據經驗已知的最有效位置,並使炸藥直接在它們上方爆炸。 當裝藥在雪蓋上方的正確高度引爆時,可實現觸發雪崩的最佳效果。 由於索道運行在離地面更高的高度,因此需要使用降低裝置。 炸藥掛在一根纏繞在下降裝置上的繩子上。 在展開繩子的馬達的幫助下,裝藥被降低到選定爆炸地點上方的正確高度。 炸藥索道的使用使得從安全位置進行爆破成為可能,即使在白天或晚上能見度很差。
由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相對較低的生產成本,這種引發雪崩的方法在整個阿爾卑斯山地區被廣泛使用,在大多數阿爾卑斯山國家都需要獲得許可證才能經營炸藥索道。 1988 年,來自奧地利、巴伐利亞和瑞士阿爾卑斯地區的製造商、用戶和政府代表在該領域進行了深入的經驗交流。 從這種經驗交流中獲得的信息已在傳單和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法規中進行了總結。 這些文件主要包含設備和裝置的技術安全標準,以及安全進行這些操作的說明。 在準備炸藥和操作設備時,爆破人員必須能夠在各種索道控制裝置和設備周圍盡可能自由地移動。 必須有安全且易於到達的人行道,以便船員能夠在緊急情況下迅速離開現場。 必須有通往索道支架和站台的安全通道。 為避免起爆失敗,每次裝藥必須使用兩根引信和兩根雷管。
在手動爆破的情況下,這是人工製造雪崩的第二種方法,這種方法在早期經常使用,炸藥必須爬到雪蓋上要引發雪崩的部分。 炸藥可以放在插在雪地裡的木樁上,但更普遍的做法是沿著斜坡朝根據經驗已知的目標點扔下特別有效。 在整個操作過程中,助手通常必須用繩子固定炸藥。 儘管如此,無論爆破隊如何謹慎行事,都無法消除在前往爆破地點的途中墜落或遇到雪崩的危險,因為這些活動通常涉及長距離上升,有時是在不利的天氣條件下進行的。 由於存在這些危險,這種同樣受安全法規約束的方法如今已很少使用。
第三種方法是使用直升機,在阿爾卑斯山和其他地區已經實踐多年,用於引發雪崩的行動。 考慮到船上人員的危險風險,只有在迫切需要避免嚴重危險、其他程序無法使用或會涉及更大風險時,才會在大多數阿爾卑斯山和其他山區國家使用此程序。 鑑於將飛機用於此類目的所產生的特殊法律情況和所涉及的風險,在航空當局、機構和當局的合作下,阿爾卑斯山國家製定了關於直升機引發雪崩的具體指南負責職業健康和安全,以及該領域的專家。 這些準則不僅涉及有關爆炸物的法律法規和安全規定的事項,而且還涉及受託進行此類操作的人員所需的身體和技術資格。
雪崩是從直升機上引爆的,方法是放下繩索上的炸藥並將其引爆到雪蓋上方,或者在引信已經點燃的情況下投放炸藥。 所使用的直升機必須經過專門改裝並獲得許可才能進行此類操作。 關於安全地進行船上作業,飛行員和爆破技術人員之間必須嚴格劃分職責。 裝藥必須正確準備,保險絲的長度根據是否要降低或跌落來選擇。 為了安全起見,與其他方法一樣,必須使用兩個雷管和兩個引信。 通常,單個裝藥包含 5 到 10 公斤的炸藥。 在一次運營飛行期間,可以依次降低或放棄多項費用。 必須目視觀察引爆,以檢查是否沒有引爆失敗。
所有這些爆破過程都需要使用在寒冷條件下有效且對機械影響不敏感的特殊炸藥。 被指派執行這些操作的人員必須具有專門資格並具有相關經驗。
針對雪崩的臨時和永久保護措施最初是為截然不同的應用領域設計的。 建造昂貴的永久性屏障主要是為了保護村莊和建築物,尤其是防止大雪崩。 臨時保護措施最初幾乎僅限於保護可以輕鬆關閉的道路、滑雪勝地和設施。 現在,趨勢是應用這兩種方法的組合。 要為給定區域制定最有效的安全計劃,有必要詳細分析當時的情況,以確定提供最佳保護的方法。
各國的工業和經濟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從供應商到用戶並最終到廢物處理商的大量危險材料的運輸。 危險品通過公路、鐵路、水路、航空和管道運輸。 絕大多數人安全無事地到達目的地。 石油行業說明了問題的規模和範圍。 在英國,它每年通過管道、鐵路、公路和水路輸送約 100 億噸產品。 在英國化學工業中,大約 10% 的僱員從事分銷(即運輸和倉儲)。
危險材料可以定義為“經確定能夠在運輸時對健康、安全或財產構成不合理風險的物質或材料”。 “不合理風險”涵蓋廣泛的健康、火災和環境考慮因素。 這些物質包括爆炸物、易燃氣體、有毒氣體、高度易燃液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遇濕危險物質、氧化物質和有毒液體。
風險直接來自正在運輸的危險物質的釋放、點燃等。 公路和鐵路威脅是那些可能導致“可能影響員工和公眾”的重大事故的威脅。 當材料正在裝卸或在途中時,可能會發生這些危險。 處於危險中的人群是居住在公路或鐵路附近的人以及可能捲入重大事故的其他公路車輛或火車上的人。 風險區域包括臨時中途停留點,例如鐵路編組站和高速公路服務點的貨車停車場。 海上風險是指與船舶進出港口以及在那裡裝卸貨物有關的風險; 風險還來自沿海和海峽交通以及內陸水道。
在運輸過程中和在固定設施中可能發生的與運輸有關的一系列事故包括化學品過熱、溢出、洩漏、蒸汽或氣體逸出、火災和爆炸。 導致事故的兩個主要事件是碰撞和火災。 對於公路罐車,其他洩漏原因可能是閥門洩漏和過滿。 通常,對於公路和鐵路車輛而言,非碰撞火災比碰撞火災更頻繁。 這些與交通相關的事故可能發生在農村、城市工業區和城市居民區,並且可能涉及有人值守和無人值守的車輛或火車。 只有在少數情況下,事故才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應急人員應意識到在涉及鐵路和鐵路調車場、公路和貨運站、船舶(海運和內陸運輸)和相關海濱倉庫的事故中,人體接觸有害物質和受到有害物質污染的可能性。 如果發生損壞或洩漏,管道(長距離和本地公用事業分配系統)可能是危險的,無論是單獨發生還是與其他事件相關。 運輸事故通常比固定設施發生的事故更危險。 所涉及的材料可能是未知的,警告標誌可能被翻車、煙霧或碎片遮蓋,知識淵博的操作員可能不在場或事件造成人員傷亡。 暴露的人數取決於白天和黑夜的人口密度、室內和室外的比例以及可能被認為特別脆弱的人的比例。 除了通常在該地區的居民外,參加事故的緊急服務人員也處於危險之中。 在涉及運輸危險材料的事故中,很大一部分傷亡人員包括此類人員,這種情況並不少見。
在 20 年至 1971 年的 1990 年期間,英國約有 15 人因危險化學品在道路上喪生,而每年平均有 5,000 人死於機動車事故。 但是,少量危險品可能會造成重大損失。 國際例子包括:
可燃氣體或液體(部分與移動的體積有關)引起的嚴重事故數量最多,有毒氣體和有毒煙霧(包括燃燒產物)引起了一些事故。
英國的研究表明公路運輸有以下特點:
這些事件並不等同於涉及車輛的危險物質事故,可能只佔後者的一小部分。 危險品道路運輸事故也具有特殊性。
涉及潛在危險材料運輸的國際協議包括:
放射性物質安全運輸條例 1985(1990 年修訂):國際原子能機構,維也納,1990 年 (STI/PUB/866)。 其目的是建立安全標準,為與放射性物質運輸相關的人員、財產和環境的輻射危害提供可接受水平的控制。
1974 年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 (74年SOLAS). 這為所有客船和貨船制定了基本安全標準,包括運載危險散裝貨物的船舶。
經 1973 年議定書修改的 1978 年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約 (73/78 防污公約). 這規定了防止油類、散裝有毒液體物質、包裝形式或貨運集裝箱、便攜式罐體或公路和鐵路貨車、污水和垃圾污染的規定。 《國際海運危險貨物規則》對法規要求進行了詳細說明。
有大量關於通過航空、鐵路、公路和海運運輸有害物質的國際法規(許多國家已轉化為國家立法)。 大多數基於聯合國發起的標準,涵蓋識別、標籤、預防和緩解的原則。 聯合國危險貨物運輸專家委員會制定了 危險品運輸建議. 它們是針對與危險貨物運輸監管有關的政府和國際組織的。 除其他方面外,這些建議包括分類原則和類別定義、危險貨物的內容清單、一般包裝要求、測試程序、製造、標籤或標牌以及運輸文件。 這些建議——“橙皮書”——不具有法律效力,但構成了所有國際規則的基礎。 這些規定由各種組織製定:
制定重大應急預案,以應對和減輕涉及危險品的重大事故的影響,在交通運輸領域和固定設施領域一樣迫切需要。 計劃任務變得更加困難,因為事件的位置不會事先知道,因此需要靈活的計劃。 無法預見運輸事故中涉及的物質。 由於事件的性質,許多產品可能在現場混在一起,給緊急服務造成相當大的問題。 事件可能發生在高度城市化、偏遠和農村、高度工業化或商業化的地區。 另一個因素是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捲入事件的流動人口,因為事故導致公共高速公路上或客運列車因鐵路事故而停止的車輛積壓。
因此,有必要製定地方和國家計劃來應對此類事件。 這些必須簡單、靈活且易於理解。 由於重大交通事故可能發生在多個地點,因此該計劃必須適用於所有潛在場景。 為了使該計劃始終在偏遠農村和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區有效運作,所有參與響應的組織都必須能夠保持靈活性,同時遵守總體戰略的基本原則。
初始響應者應獲得盡可能多的信息,以嘗試識別所涉及的危險。 事件是洩漏、火災、有毒物質釋放還是這些事件的組合將決定響應。 用於識別運輸危險物質和攜帶危險包裝貨物的車輛的國家和國際標記系統應該為緊急服務人員所知,他們應該可以訪問可以幫助識別危險和相關問題的幾個國家和國際數據庫之一用它。
事件的快速控制至關重要。 必須清楚地確定指揮鏈。 這可能會在事件過程中發生變化,從緊急服務部門到警察部門再到受影響地區的民間政府部門。 該計劃必須能夠識別對人口的影響,包括那些在潛在受影響地區工作或居住的人以及可能是臨時居民的人。 應調動公共衛生事務方面的專業知識來源,就事件的即時管理以及通過食物鏈對健康產生長期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的可能性提出建議。 必須確定就水道等環境污染以及天氣條件對氣體雲移動的影響獲取建議的聯絡點。 計劃必須將疏散的可能性確定為響應措施之一。
但是,提案必須靈活,因為在事件管理和公共衛生方面可能存在一系列成本和收益,必須加以考慮。 這些安排必須清楚地概述關於讓媒體充分了解情況的政策以及為減輕影響而採取的行動。 信息必須準確及時,發言人對整體反應瞭如指掌,並可以聯繫專家來回答專門的問題。 糟糕的媒體關係可能會擾亂事件的管理,並導致對事件的整體處理產生不利的、有時甚至是不合理的評論。 任何計劃都必須包括足夠的模擬災難演習。 這些使事件的響應者和管理者能夠了解彼此的個人和組織的優勢和劣勢。 需要進行桌面和體育鍛煉。
儘管涉及化學品洩漏的文獻很多,但只有一小部分描述了生態後果。 大多數關注案例研究。 對實際洩漏的描述主要集中在人類健康和安全問題上,而對生態後果的描述只是一般性的。 這些化學品主要通過液相進入環境。 只有在少數情況下,具有生態後果的事故也會立即影響到人類,並且對環境的影響不是由相同的化學物質或相同的釋放途徑造成的。
防止危險物質運輸對人類健康和生命造成風險的控制措施包括運輸數量、運輸方式的方向和控制、路線,以及對交匯點和集中點的授權以及這些區域附近的開發。 需要對風險標準、風險量化和風險等價性進行進一步研究。 英國健康與安全執行局開發了重大事故數據服務 (MHIDAS) 作為全球重大化學品事故的數據庫。 它目前擁有 6,000 多起事件的信息。
案例研究:危險品運輸
一輛載有約 22,000 升甲苯的鉸接式公路罐車行駛在一條貫穿英國克利夫蘭的主幹道上。 一輛汽車駛入車輛的行進路線,當卡車司機採取規避行動時,油罐車翻了。 所有五個隔間的人孔都彈開,甲苯灑在路上並被點燃,導致池塘起火。 在對面車道上行駛的五輛汽車捲入了火災,但所有乘客都逃脫了。
接到電話後,消防隊在五分鐘內趕到。 燃燒的液體進入了下水道,在距主事故點約 400 米處明顯發生了下水道火災。 縣應急計劃已付諸實施,社會服務和公共交通處於警戒狀態,以防需要疏散。 消防隊最初的行動集中在撲滅汽車火災和搜尋車內人員。 下一個任務是確定充足的供水。 化工公司安全小組的一名成員趕到現場與警方和消防指揮官進行協調。 出席會議的還有救護車服務部門以及環境衛生和水資源委員會的工作人員。 經過協商,決定讓洩漏的甲苯燃燒而不是滅火,並讓化學物質散發出蒸汽。 警方利用國家和地方廣播電台發出長達四個小時的警告,建議人們呆在室內並關上窗戶。 這條路被關閉了八個小時。 當甲苯低於人孔液面時,火被撲滅,剩餘的甲苯從罐車中移出。 事故在事故發生約 13 小時後結束。
存在熱輻射對人體的潛在危害; 對環境的影響,包括空氣、土壤和水污染; 從交通中斷到經濟。 公司為此類交通事件製定的計劃在 15 分鐘內啟動,有 50 人出席。 一個縣異地計劃已經存在,並由一個涉及警察和消防隊的控制中心發起。 進行濃度測量但不進行分散預測。 消防隊響應涉及40多人和XNUMX台設備,主要行動是滅火、沖刷和滯留。 超過 XNUMX 名警察負責交通指揮、警告公眾、安全和新聞控制。 衛生服務響應包括兩輛救護車和兩名現場醫務人員。 當地政府的反應涉及環境衛生、交通和社會服務。 公眾通過擴音器、收音機和口口相傳得知了這一事件。 這些信息側重於該做什麼,尤其是關於在室內避難的信息。
人類的結果是兩次入院,一名公眾和一名公司員工都在墜機事故中受傷。 有明顯的空氣污染,但只有輕微的土壤和水污染。 從經濟角度來看,道路嚴重受損,交通嚴重延誤,但農作物、牲畜或生產沒有損失。 吸取的教訓包括從 Chemdata 系統快速檢索信息的價值,以及公司技術專家的存在能夠立即採取正確的行動。 強調了回應者聯合發表新聞聲明的重要性。 需要考慮滅火對環境的影響。 如果火災在最初階段得到撲救,大量受污染的液體(消防用水和甲苯)可能會進入下水道、供水系統和土壤。
描述、來源、機制
除了放射性物質的運輸外,輻射事故還可能發生在三種環境中:
輻射事故可根據是否存在放射性核素的環境排放或擴散分為兩類; 這些類型的事故中的每一種都會影響不同的人群。
一般人群的暴露風險的大小和持續時間取決於排放到環境中的放射性核素的數量和特性(半衰期、物理和化學特性)(表 1)。 當核電站或將放射性物質與環境隔離開的工業或醫療場所的安全殼破裂時,就會發生這種類型的污染。 在沒有環境排放的情況下,只有現場工作人員或處理放射性設備或材料的工人會受到暴露。
表 1. 典型的放射性核素及其放射性半衰期
放射性核素 |
符號 |
發出的輻射 |
物理半衰期* |
生物半衰期 |
133鋇 |
巴-133 |
γ |
和10.7 |
65ð |
鈰144 |
CE-144 |
β,γ |
284ð |
263ð |
銫137 |
銫137 |
β,γ |
和30 |
109ð |
鈷60 |
合作60 |
β,γ |
和5.3 |
和1.6 |
碘131 |
我131 |
β,γ |
8ð |
7.5ð |
钚-239 |
浦239 |
α,γ |
和24,065 |
和50 |
釙210 |
寶210 |
α |
138ð |
27ð |
鍶90 |
SR-90 |
β |
和29.1 |
和18 |
氚 |
H-3 |
β |
12.3 歲 |
10天 |
* y = 年; d = 天。
電離輻射暴露可能通過三種途徑發生,無論目標人群是由工人還是普通公眾組成:外部輻射、內部輻射以及皮膚和傷口污染。
當個人暴露於體外輻射源時,會發生外部輻射,無論是點(放射治療、輻照器)還是擴散(放射性雲和事故沉降物,圖 1)。 輻射可以是局部的,僅涉及身體的一部分或整個身體。
圖 1. 環境中意外釋放放射性後電離輻射的暴露途徑
通過吸入空氣中的放射性粒子(例如切爾諾貝利雲中的銫 1 和碘 137)或攝入食物鏈中的放射性物質(例如, 牛奶中的碘 131)。 內部照射可能會影響全身或僅影響某些器官,具體取決於放射性核素的特性:銫 131 均勻分佈在全身,而碘 137 和鍶 131 分別集中在甲狀腺和骨骼中。
最後,輻射也可能通過放射性物質與皮膚和傷口的直接接觸而發生。
涉及核電站的事故
屬於此類的場址包括發電站、實驗反應堆、核燃料生產和加工或後處理設施以及研究實驗室。 軍事場所包括钚增殖反應堆和位於船舶和潛艇上的反應堆。
核電廠
捕獲原子裂變釋放的熱能是核能發電的基礎。 從示意圖上看,核電站可以被認為包括:(1) 一個堆芯,包含裂變材料(對於壓水反應堆,80 至 120 噸氧化鈾); (2) 裝有傳熱流體的傳熱設備; (3) 能夠將熱能轉化為電能的設備,類似於非核電廠中的設備。
這些設施的主要危害是能夠導致堆芯熔化並釋放放射性物質的突然強烈電湧。 發生了三起涉及反應堆堆芯熔毀的事故:三哩島(1979 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切爾諾貝利(1986 年,烏克蘭)和福島(2011 年,日本)[編輯,2011 年]。
切爾諾貝利事故是眾所周知的 臨界事故——也就是說,裂變突然(在幾秒鐘內)增加,導致過程失控。 在這種情況下,反應堆堆芯被完全摧毀,並釋放出大量放射性物質(表 2)。 排放物達到 2 公里的高度,有利於它們遠距離擴散(無論出於何種意圖和目的,整個北半球)。 由於排放期間的氣象變化,放射性雲的行為已被證明難以分析(圖 2)(IAEA 1991)。
表 2. 不同核事故的比較
事故 |
設施類型 |
事故 |
排放總量 |
時間長度 |
主要發射 |
集體 |
赫什特姆 1957 |
存儲高 |
化學爆炸 |
740x106 |
幾乎 |
鍶90 |
2,500 |
風鱗 1957 |
钚- |
火 |
7.4x106 |
約 |
碘 131、釙 210、 |
2,000 |
三哩島 |
壓水堆工業 |
冷卻液故障 |
555 |
? |
碘131 |
16-50 |
1986年切爾諾貝利 |
RBMK工業 |
批判地 |
3,700x106 |
超過10天 |
碘 131、碘 132、 |
600,000 |
福島 2011
|
福島評估工作組的最終報告將於 2013 年提交。 |
|
|
|
|
|
來源:UNSCEAR 1993。
圖 2. 切爾諾貝利事故的排放軌跡,26 年 6 月 1986 日至 XNUMX 月 XNUMX 日
污染圖是根據銫 137 的環境測量繪製的,銫 1 是一種主要的放射性排放產物(表 2 和表 3)。 烏克暴露人群和暴露途徑。
圖 3. 切爾諾貝利事故後白俄羅斯、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銫 137 沉積。
圖 4. 切爾諾貝利事故後歐洲的銫 137 塵埃 (kBq/km2)
表 3. 切爾諾貝利事故後烏克蘭、白俄羅斯和俄羅斯的污染區面積、暴露人群類型和暴露模式
人口類型 |
表面積( km2 ) |
人口規模 (000) |
主要接觸方式 |
職業暴露人群: |
|||
員工在現場 |
≈0.44 |
外照射, |
|
公眾: |
|||
從 |
|
115 |
外照射 |
* 在場地 30 公里範圍內參與清理的個人。 其中包括在最初幾週進行干預的消防員、軍事人員、技術人員和工程師,以及後來活躍的醫生和研究人員。
** 銫 137 污染。
來源:UNSCEAR 1988; 國際原子能機構 1991 年。
三哩島事故被歸類為沒有反應堆失控的熱事故,是反應堆堆芯冷卻劑故障持續數小時的結果。 儘管反應堆堆芯部分遭到破壞,但安全殼確保只有有限數量的放射性物質排放到環境中(表 2)。 儘管沒有發布疏散命令,但仍有 200,000 萬居民自願撤離該地區。
最後,1957 年在英格蘭西海岸發生了一起涉及钚生產反應堆的事故(Windscale,表 2)。 這起事故是由於反應堆堆芯起火,導致120米高的煙囪向環境排放廢氣。
燃料處理設施
燃料生產設施位於核反應堆的“上游”,是礦石提取和將鈾物理和化學轉化為適用於反應堆的裂變材料的場所(圖 5)。 這些設施中存在的主要事故危險是化學性質的,與六氟化鈾 (UF) 的存在有關6),一種氣態鈾化合物,與空氣接觸後可能會分解產生氫氟酸 (HF),這是一種腐蝕性很強的氣體。
圖 5. 核燃料加工循環.
“下游”設施包括燃料儲存和後處理廠。 在濃縮鈾或钚的化學後處理過程中發生了四次臨界事故(Rodrigues 1987)。 與發生在核電站的事故不同,這些事故涉及的放射性物質數量很少——最多幾十公斤——並且導致的機械效應可以忽略不計,也不會向環境排放放射性物質。 暴露僅限於對工作人員進行非常高劑量、非常短期(大約幾分鐘)的外部伽馬射線和中子照射。
1957 年,位於烏拉爾山脈南部 Khyshtym 的俄羅斯第一個軍用級钚生產設施發生爆炸,其中裝有高放射性廢物。 超過 16,000 公里2 被污染,740 PBq (20 MCi) 被排放到大氣中(表 2 和表 4)。
表 4. Khyshtym 事故(烏拉爾 1957 年)後受鍶 90 污染的污染區表面積和暴露人口規模
污染度(kBq/m2 ) |
( 次/公里2 ) |
面積 ( km2 ) |
人口 |
≥37,000 |
≥1,000 |
20 |
1,240 |
≥3,700 |
≥100 |
120 |
1,500 |
≥74 |
≥2 |
1,000 |
10,000 |
≥3.7 |
≥0.1 |
15,000 |
270,000 |
研究堆
這些設施的危險與核電站中存在的危險相似,但由於發電量較低,因此沒有那麼嚴重。 發生了幾起涉及對人員進行大量輻照的臨界事故(Rodrigues 1987)。
與在工業和醫學(不包括核電站)中使用放射源有關的事故(Zerbib 1993)
這種類型最常見的事故是工業伽馬射線照相術中放射源的損失,例如,用於接頭和焊縫的射線照相檢查。 然而,放射源也可能從醫療源中丟失(表 5)。 在任何一種情況下,都可能出現兩種情況:源可能被一個人撿起並保存幾個小時(例如放在口袋裡),然後進行報告和恢復,或者它可能被收集並帶回家。 第一種情況會導致局部燒傷,而第二種情況可能會導致數名公眾長期受到輻射。
表5. 涉及放射源損失並導致公眾受到照射的事故
國家(年) |
數 |
數 |
死亡人數** |
涉及放射性物質 |
墨西哥(1962) |
? |
5 |
4 |
鈷60 |
中國(1963) |
? |
6 |
2 |
鈷60 |
阿爾及利亞(1978) |
22 |
5 |
1 |
銥192 |
摩洛哥(1984) |
? |
11 |
8 |
銥192 |
墨西哥 |
≈4,000 |
5 |
0 |
鈷60 |
巴西 |
249 |
50 |
4 |
銫137 |
中國 |
≈90 |
12 |
3 |
鈷60 |
美國 |
≈90 |
1 |
1 |
銥192 |
* 暴露於能夠引起急性或長期影響或死亡的劑量的個人。
** 在接受高劑量的個體中。
資料來源:Nénot 1993。
從放射治療設備中回收放射源已導致多起涉及廢料工人照射的事故。 在兩個案例中——華雷斯和戈亞尼亞事故——公眾也受到了影響(見表 5 和下面的專欄)。
戈伊尼亞事故,1987 年
21 年 28 月 1987 日至 28 月 137 日期間,巴西戈亞斯州一百萬居民城市戈亞尼亞的熱帶病專科醫院收治了幾名因嘔吐、腹瀉、眩暈和身體各部位皮膚損傷而受傷的人. 這些問題歸因於巴西常見的寄生蟲病。 50 月 1,375 日,該市負責衛生監督的醫生看到一名婦女向他遞交了一個袋子,裡面裝著從廢棄診所收集的設備碎片,以及一種粉末,根據該婦女的說法,這種粉末會發出“藍光”。 醫生認為該設備可能是 X 光設備,於是聯繫了他在熱帶病醫院的同事。 戈亞斯環境部接到通知,第二天,一名物理學家在衛生部的院子裡進行了測量,袋子存放在那裡過夜。 發現了非常高的放射性水平。 在隨後的調查中,放射源被確定為銫 1985 源(總活度:約 10 TBq (1987 Ci)),自 100,000 年以來一直包含在一家廢棄診所使用的放射治療設備中。銫周圍的保護外殼已被拆除129 年 50 月 14 日,兩名廢料場工人拆解了粉末形式的銫源。 銫和受污染房屋的碎片都逐漸散佈在整個城市。 一些運輸或處理過該材料的人,或者只是來看它的人(包括父母、朋友和鄰居)都受到了污染。 總共檢查了 4 多人,其中 6 人被嚴重污染; 1 人住院(1000 人因髓質衰竭),包括一名 XNUMX 歲女孩在內的 XNUMX 人死亡。 該事故對整個戈亞尼亞市和戈亞斯州造成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影響:該市 XNUMX/XNUMX 的地表面積受到污染,農產品、租金、房地產和土地的價格全部下跌。 整個州的居民都遭受了真正的歧視。
資料來源:國際原子能機構 1989a
華雷斯事故是偶然發現的 (IAEA 1989b)。 16 年 1984 月 60 日,一輛滿載鋼筋進入洛斯阿拉莫斯(美國新墨西哥州)科學實驗室的卡車觸發了輻射探測器。 調查顯示金條中存在鈷 60,並追踪鈷 21 到一家墨西哥鑄造廠。 1983 月 60 日,華雷斯一個污染嚴重的廢料場被確定為放射性物質的來源。 通過檢測器對道路和高速公路進行系統監測後,發現了一輛污染嚴重的卡車。 最終的輻射源被確定為直到 XNUMX 年 XNUMX 月才存放在醫療中心的放射治療設備,當時它被拆解並運到廢品場。 在廢料場,圍繞鈷 XNUMX 的保護外殼被打破,釋放出鈷顆粒。 一些顆粒落入用於運輸廢料的卡車中,其他顆粒在隨後的操作中散佈在整個廢料場,與其他廢料混合。
涉及工人進入有源工業輻照器(例如,用於保存食品、消毒醫療產品或聚合化學品的輻照器)的事故時有發生。 在所有情況下,這些都是由於未遵守安全程序或安全系統和警報斷開或有缺陷造成的。 這些事故中的工人所暴露的外部輻射劑量水平高到足以導致死亡。 在幾秒或幾分鐘內收到劑量(表 6)。
表 6. 涉及工業輻照器的主要事故
地點、日期 |
設備* |
數 |
暴露水平 |
受影響的器官 |
接受劑量 (Gy), |
醫療效果 |
福爾巴赫,1991 年 XNUMX 月 |
EA |
2 |
幾分之一/ |
手、頭、軀幹 |
40、皮膚 |
燒傷影響 25–60% |
馬里蘭州,1991 年 XNUMX 月 |
EA |
1 |
? |
手 |
55、雙手 |
雙指截肢 |
越南,1992 年 XNUMX 月 |
EA |
1 |
1,000 戈瑞/分鐘 |
手 |
1.5、全身 |
右手和左手的手指截肢 |
意大利,1975 年 XNUMX 月 |
CI |
1 |
幾分鐘 |
頭部、全身 |
8、骨髓 |
死亡 |
聖薩爾瓦多,1989 年 XNUMX 月 |
CI |
3 |
? |
全身,腿, |
3-8,全身 |
2條腿截肢,1例死亡 |
以色列,1990 年 XNUMX 月 |
CI |
1 |
1 分鐘 |
頭部、全身 |
10-20 |
死亡 |
白俄羅斯,1991 年 XNUMX 月 |
CI |
1 |
幾分鐘 |
全身 |
10 |
死亡 |
* EA:電子加速器 CI:鈷 60 輻照器。
資料來源:Zerbib 1993; 內諾特 1993。
最後,準備或處理放射源的醫療和科學人員可能會通過皮膚和傷口污染或吸入或攝入放射性物質而受到照射。 需要注意的是,核電站也有可能發生此類事故。
問題的公共衛生方面
時間模式
United States Radiation Accident Registry(橡樹嶺,美國)是自 1944 年以來涉及人類的輻射事故的全球登記處。要包含在登記處,事故必須是已發表報告的主題,並導致全身暴露量超過 0.25 希沃特 (Sv),或皮膚暴露量超過 6 Sv 或其他組織和器官的暴露量超過 0.75 Sv(見“案例研究:劑量是什麼意思?” 劑量的定義)。 因此,從公共衛生的角度來看值得關注但導致較低暴露的事故被排除在外(見下文對暴露後果的討論)。
對 1944 年至 1988 年登記數據的分析表明,從 1980 年開始,輻射事故的頻率和受照人數明顯增加(表 7)。 暴露人數的增加可能是切爾諾貝利事故造成的,特別是最初居住在事故現場 135,000 公里範圍內的禁區內的大約 30 人。 戈亞尼亞(巴西)和華雷斯(墨西哥)事故也發生在這一時期,許多人受到大量照射(表 5)。
表 7. 橡樹嶺(美國)事故登記處列出的輻射事故(全球,1944-88 年)
1944-79 |
1980-88 |
1944-88 |
|
事故總數 |
98 |
198 |
296 |
涉及人數 |
562 |
136,053 |
136,615 |
暴露於超過劑量的人數 |
306 |
24,547 |
24,853 |
死亡人數(急性影響) |
16 |
53 |
69 |
* 全身照射0.25 Sv,皮膚照射6 Sv,其他組織器官0.75 Sv。
潛在暴露人群
從電離輻射暴露的角度來看,有兩個感興趣的人群:職業暴露人群和普通公眾。 聯合國原子輻射影響科學委員會 (UNSCEAR 1993) 估計,在 4-1985 年期間,全世界有 1989 萬工人因職業而暴露於電離輻射; 其中,約 20% 受僱於核燃料的生產、使用和加工(表 8)。 據估計,IAEA 成員國在 760 年擁有 1992 台輻照器,其中 600 台為電子加速器,160 台為伽馬輻照器。
表 8. 全球電離輻射職業暴露的時間模式(以千計)
活動 |
1975-79 |
1980-84 |
1985-89 |
核燃料加工* |
560 |
800 |
880 |
軍事應用** |
310 |
350 |
380 |
工業應用 |
530 |
690 |
560 |
醫療應用 |
1,280 |
1,890 |
2,220 |
Total |
2,680 |
3,730 |
4,040 |
* 燃料的生產和再加工:40,000; 反應堆運行:430,000。
** 包括190,000名船員。
來源:UNSCEAR 1993。
每個國家的核設施數量是衡量公眾受到輻射的可能性的良好指標(圖 6)。
圖 6. 世界發電反應堆和燃料後處理廠的分佈,1989-90
對健康的影響
電離輻射對健康的直接影響
一般而言,電離輻射對健康的影響是眾所周知的,取決於接受的劑量水平和劑量率(每單位時間接受的劑量(見 “案例研究:劑量是什麼意思?”).
確定性效應
當劑量超過給定閾值並且劑量率很高時,就會發生這些情況。 影響的嚴重程度與劑量成正比,儘管劑量閾值是器官特異性的(表 9)。
表 9. 確定性效應:選定器官的閾值
組織或效果 |
等效單劑量 |
睾丸: |
|
暫時不育 |
0.15 |
永久不育 |
3.5-6.0 |
卵巢: |
|
不育性 |
2.5-6.0 |
晶狀體: |
|
可檢測的混濁 |
0.5-2.0 |
視力受損(白內障) |
5.0 |
骨髓: |
|
造血抑制 |
0.5 |
資料來源:ICRP 1991。
在上述事故中,確定性效應可能是由局部強烈輻射引起的,例如外部輻射、與源的直接接觸(例如,放錯地方的源被拾起並裝進口袋)或皮膚污染引起的輻射。 所有這些都會導致放射性灼傷。 如果局部劑量為 20 至 25 Gy(表 6, “案例研究:劑量是什麼意思?”) 組織壞死可能隨之而來。 一種稱為 急性輻射綜合症以消化系統疾病(噁心、嘔吐、腹瀉)和不同嚴重程度的骨髓發育不全為特徵,當平均全身照射劑量超過 0.5 Gy 時,可能會誘發這種疾病。 應該記住,全身和局部照射可能同時發生。
在核燃料加工廠或研究反應堆發生臨界事故時,60 名工人中有 1987 人死亡(Rodrigues 3)。 死者接受 45 到 0.1 Gy,而倖存者接受 7 到 XNUMX Gy。 在倖存者中觀察到以下影響:急性輻射綜合症(胃腸道和血液學影響)、雙側白內障和四肢壞死,需要截肢。
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工作人員以及未使用特殊防護設備的應急響應人員在事故發生後的最初幾小時或幾天內遭受了高 β 和 γ 輻射暴露。 五百人需要住院治療; 接受全身照射的 237 人表現出急性照射綜合徵,儘管接受了治療,仍有 28 人死亡(表 10)(UNSCEAR 1988)。 其他人接受了四肢的局部照射,在某些情況下影響了超過 50% 的體表,並在多年後繼續遭受多種皮膚病症的困擾(Peter、Braun-Falco 和 Birioukov 1994)。
表 10. 切爾諾貝利事故後表現出急性輻射綜合症 (AIS) 的患者按病情嚴重程度分佈
AIS 嚴重程度 |
等效劑量 |
數 |
數 |
平均存活率 |
I |
1-2 |
140 |
- |
- |
II |
2-4 |
55 |
1(1.8) |
96 |
III |
4-6 |
21 |
7(33.3) |
29.7 |
IV |
>6 |
21 |
20(95.2) |
26.6 |
來源:UNSCEAR 1988。
隨機效應
這些本質上是概率性的(即它們的頻率隨著接受的劑量而增加),但它們的嚴重性與劑量無關。 主要的隨機效應是:
癌症部位 |
廣島/長崎 |
其他研究 |
|
死亡 |
發生率 |
||
造血系統 |
|||
白血病 |
+* |
+* |
6/11 |
淋巴瘤(未指定) |
+ |
0/3 |
|
非霍奇金淋巴瘤 |
+* |
1/1 |
|
骨髓瘤 |
+ |
+ |
1/4 |
口腔 |
+ |
+ |
0/1 |
唾液腺 |
+* |
1/3 |
|
消化系統 |
|||
食管 |
+* |
+ |
2/3 |
胃 |
+* |
+* |
2/4 |
小腸 |
1/2 |
||
結腸 |
+* |
+* |
0/4 |
直腸 |
+ |
+ |
3/4 |
肝 |
+* |
+* |
0/3 |
膽囊 |
0/2 |
||
胰腺 |
3/4 |
||
呼吸系統 |
|||
喉 |
0/1 |
||
氣管、支氣管、肺 |
+* |
+* |
1/3 |
美容 |
|||
未標明 |
1/3 |
||
黑色素瘤 |
0/1 |
||
其他癌症 |
+* |
0/1 |
|
乳房(女性) |
+* |
+* |
9/14 |
生殖系統 |
|||
子宮(非特異性) |
+ |
+ |
2/3 |
子宮體 |
1/1 |
||
卵巢 |
+* |
+* |
2/3 |
其他(女性) |
2/3 |
||
前列腺 |
+ |
+ |
2/2 |
泌尿系統 |
|||
膀胱 |
+* |
+* |
3/4 |
腎臟 |
0/3 |
||
其他 |
0/1 |
||
中樞神經系統 |
+ |
+ |
2/4 |
甲狀腺 |
+* |
4/7 |
|
骨 |
2/6 |
||
結締組織 |
0/4 |
||
所有癌症,不包括白血病 |
1/2 |
+ 在廣島和長崎倖存者中研究的癌症部位。
* 與電離輻射呈正相關。
1 隊列(發病率或死亡率)或病例對照研究。
來源:UNSCEAR 1994。
關於電離輻射影響的兩個要點仍然存在爭議。
首先,低劑量輻照(低於 0.2 Sv)和低劑量率的影響是什麼? 大多數流行病學研究都檢查了廣島和長崎爆炸案的倖存者或接受放射治療的患者——在很短時間內暴露於相對高劑量的人群——並且估計由於暴露於低劑量和劑量率而導致的患癌症的風險基本上取決於根據這些人群的推斷。 對核電廠工人數年暴露於低劑量的幾項研究報告了白血病和其他癌症的癌症風險,這與高暴露人群的推斷相符,但這些結果仍未得到證實(UNSCEAR 1994;Cardis、Gilbert 和 Carpenter 1995).
其次,是否有閾值劑量(即低於該劑量就沒有效果)? 這是目前未知的。 實驗研究表明,由自發錯誤或環境因素造成的遺傳物質 (DNA) 損傷會不斷得到修復。 然而,這種修復並不總是有效,並且可能導致細胞惡性轉化(UNSCEAR 1994)。
其他影響
最後,應注意懷孕期間輻射引起的致畸作用的可能性。 在妊娠早期接受至少 0.1 Gy 輻射的廣島和長崎爆炸女性倖存者所生的孩子中觀察到小頭畸形和智力低下(Otake、Schull 和 Yoshimura 1989 年;Otake 和 Schull 1992 年)。 尚不清楚這些影響是確定性的還是隨機的,儘管數據確實表明存在閾值。
切爾諾貝利事故後觀察到的影響
切爾諾貝利事故是迄今為止發生的最嚴重的核事故。 然而,即使在事發十年後的現在,也並非所有對暴露程度最高的人群的健康影響都得到了準確評估。 有幾個原因:
工人。 目前,無法獲得事故發生後頭幾天受到強烈輻射的所有工人的全面信息。 關於清理和救援人員患上白血病和實體組織癌症的風險的研究正在進行中(見表 3)。 這些研究面臨許多障礙。 清理和救援人員的健康狀況定期跟進受到很大阻礙,因為他們中的許多人來自前蘇聯的不同地區,在切爾諾貝利現場工作後被重新派遣。 此外,必須回顧性地估計接受的劑量,因為這一時期沒有可靠的數據。
總人口. 迄今為止,電離輻射對這一人群的唯一可能影響是從 1989 年開始,15 歲以下兒童的甲狀腺癌發病率有所增加。 這是在事件發生僅三年後的 1989 年在白俄羅斯(白俄羅斯)發現的,並得到了幾個專家組的證實(Williams 等人,1993 年)。 在白俄羅斯受污染最嚴重的地區,特別是戈梅利地區,這一增長尤其值得注意。 雖然甲狀腺癌在 15 歲以下的兒童中通常很少見(年發病率為百萬分之 1 至 3),但其發病率在全國范圍內增加了十倍,在戈梅利地區增加了二十倍(表 12,圖 7),(Stsjazhko 等等人,1995 年)。 據報導,烏克蘭污染最嚴重的五個地區的甲狀腺癌發病率增加了十倍,布良斯克(俄羅斯)地區的甲狀腺癌發病率也有所增加(表 12)。 懷疑成年人中的增加,但尚未得到證實。 在受污染地區開展的系統性篩查計劃可以檢測出事故前存在的潛伏癌症; 能夠檢測小至幾毫米的甲狀腺癌的超聲檢查程序在這方面特別有幫助。 兒童發病率增加的幅度,加上腫瘤的侵襲性和它們的快速發展,表明觀察到的甲狀腺癌增加部分是由於事故造成的。
表 12. 1981-94 年白俄羅斯、烏克蘭和俄羅斯兒童甲狀腺癌發病率和總人數的時間模式
發病率* (/100,000) |
案件數 |
|||
1981-85 |
1991-94 |
1981-85 |
1991-94 |
|
白俄羅斯 |
||||
全國 |
0.3 |
3.06 |
3 |
333 |
戈梅利地區 |
0.5 |
9.64 |
1 |
164 |
烏克蘭 |
||||
全國 |
0.05 |
0.34 |
25 |
209 |
五個最重 |
0.01 |
1.15 |
1 |
118 |
俄羅斯 |
||||
全國 |
? |
? |
? |
? |
布良斯克和 |
0 |
1.00 |
0 |
20 |
* 發病率:特定時期內某種疾病的新病例數與同期研究的人口規模之比。
資料來源:Stsjazhko 等。 1995.
在污染最嚴重的地區(例如戈梅利地區),甲狀腺劑量很高,尤其是在兒童中(Williams 等人,1993 年)。 這與與事故相關的大量碘排放以及放射性碘在缺乏預防措施的情況下會優先集中在甲狀腺中的事實是一致的。
暴露於輻射是甲狀腺癌的一個有據可查的危險因素。 在對接受頭部和頸部放射治療的兒童進行的十幾項研究中觀察到甲狀腺癌的發病率明顯增加。 在大多數情況下,接觸後 15 到 131 年明顯增加,但在某些情況下,在 1992 到 XNUMX 年內就可以檢測到。 另一方面,碘 XNUMX 和短半衰期碘同位素的內部照射對兒童的影響尚未確定(Shore XNUMX)。
應研究未來幾年暴露程度最高的人群中甲狀腺癌發病率增加的確切幅度和模式。 目前正在進行的流行病學研究應該有助於量化甲狀腺接受的劑量與患甲狀腺癌的風險之間的關聯,並確定其他遺傳和環境風險因素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受災地區普遍存在碘缺乏症。
預計在事故發生後的五到十年內,受照射程度最高的人口中白血病的發病率會增加,尤其是青少年白血病(因為兒童對電離輻射的影響更敏感)。 儘管尚未觀察到這種增加,但迄今為止進行的研究在方法上存在缺陷,因此無法得出任何明確的結論。
心理社會影響
心理創傷後或多或少嚴重的慢性心理問題的發生是公認的,並且主要在面臨洪水、火山爆發和地震等環境災難的人群中進行了研究。 創傷後壓力是一種嚴重、持久且致殘的狀況(APA 1994)。
我們關於輻射事故對心理問題和壓力的影響的大部分知識都來自三哩島事故後進行的研究。 在事故發生後的一年裡,在暴露人群中觀察到直接的心理影響,尤其是幼兒的母親表現出更高的敏感性、焦慮和抑鬱(Bromet 等人,1982 年)。 此外,與另一家發電廠的工人相比,發電廠工人的抑鬱和焦慮相關問題有所增加(Bromet 等人,1982 年)。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即電廠重新開工後),大約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現出比較明顯的心理問題。 與對照人群相比,其餘調查人群的心理問題頻率沒有差異(Dew 和 Bromet 1993)。 生活在發電廠附近、沒有社會支持網絡、有精神病史或在事故發生時已經撤離家園的人,心理問題更常見(Baum、Cohen 和 Hall,1993 年)。
還在切爾諾貝利事故期間暴露的人群中進行研究,對他們來說,壓力似乎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例如,清理和救援人員以及生活在污染區的個人)。 然而,目前還沒有關於目標人群心理問題的性質、嚴重程度、頻率和分佈的可靠數據。 在評估事故對污染區居民的心理和社會後果時必須考慮的因素包括嚴峻的社會和經濟形勢、可用補償系統的多樣性、疏散和重新安置的影響(大約 100,000 額外人們在事故發生後的幾年內重新安置),以及生活方式限制的影響(例如,改變營養)。
預防原則和指南
安全原則和指南
放射源的工業和醫療用途
雖然報告的重大輻射事故確實都發生在核電站,但在其他環境中使用放射源卻導致了對工人或公眾造成嚴重後果的事故。 預防此類事故至關重要,尤其是考慮到高劑量暴露情況下的預後令人失望。 預防取決於對工人進行適當的培訓和維護放射源的全面生命週期清單,其中包括有關源的性質和位置的信息。 IAEA 制定了一系列關於在工業、醫學和研究中使用放射源的安全導則和建議(安全叢書第 102 號)。 所討論的原則類似於下面針對核電廠提出的原則。
核電廠安全(原子能機構安全叢書第 75 號,INSAG-3)
這裡的目標是在任何情況下保護人類和環境免受放射性物質的排放。 為此,有必要在核電廠的設計、建造、運行和退役的整個過程中採取多種措施。
核電站的安全從根本上取決於“縱深防禦”原則——即旨在補償技術或人為錯誤和缺陷的系統和設備的冗餘。 具體而言,放射性物質通過一系列連續的屏障與環境隔離。 在核電生產反應堆中,這些障礙中的最後一個是 圍護結構 (不在切爾諾貝利現場,但出現在三哩島)。 為避免這些屏障發生故障並限制故障造成的後果,在整個發電廠的運行壽命期間應採取以下三項安全措施:控制核反應、冷卻燃料和控制放射性物質。
另一個基本安全原則是“操作經驗分析”——即使用從其他站點發生的事件(即使是小事件)中收集的信息來提高現有站點的安全性。 因此,對三哩島和切爾諾貝利事故的分析導致實施了旨在確保類似事故不會在其他地方發生的修改。
最後,應該指出的是,已經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來促進安全文化,即持續對與電廠的組織、活動和實踐以及個人行為相關的安全問題作出反應的文化。 為了提高涉及核電廠的事件和事故的可見性,制定了國際核事件分級表 (INES),原則上與用於衡量地震和風等自然現象嚴重程度的分級表相同(表 12)。 然而,該量表不適用於場地安全評估或進行國際比較。
表 13. 核事故的國際規模
水平 |
場外 |
現場 |
防護結構 |
7—重大事故 |
主要排放, |
||
6—嚴重事故 |
顯著排放, |
||
5—事故 |
排放量有限, |
嚴重損壞 |
|
4—事故 |
低排放,公共 |
反應堆損壞 |
|
3—嚴重事件 |
極低的排放, |
嚴重 |
事故勉強避免 |
2—事件 |
嚴重污染 |
安全措施嚴重失靈 |
|
1—異常 |
異常超越 |
||
0—差異 |
從沒有意義 |
保護公眾免受輻射照射的原則
在涉及公眾潛在照射的情況下,可能有必要採取旨在防止或限制電離輻射照射的保護措施; 如果要避免確定性影響,這一點尤為重要。 在緊急情況下應首先採取的措施是疏散、避難和給予穩定碘。 穩定的碘應該分發給暴露人群,因為這會使甲狀腺飽和並抑制其吸收放射性碘。 然而,要有效,甲狀腺飽和度必須在接觸開始之前或之後不久發生。 最後,最終可能需要對農業和食品進行臨時或永久安置、淨化和控制。
這些對策中的每一個都有自己的“行動水平”(表 14),不要與 ICRP 對工作人員和公眾的劑量限制相混淆,制定這些限制是為了確保在非意外照射的情況下提供足夠的保護(ICRP 1991)。
表 14. 一般人群保護措施的一般干預水平示例
保護措施 |
干預水平(避免劑量) |
緊急新聞 |
|
遏制 |
10毫希 |
疏散 |
50毫希 |
穩定碘分佈 |
100 毫戈瑞 |
延遲 |
|
臨時安置 |
30 天內 30 mSv; 未來 10 天內 30 mSv |
永久安置 |
1 Sv 壽命 |
資料來源:國際原子能機構 1994 年。
研究需求和未來趨勢
當前的安全研究主要集中在改進核能發電反應堆的設計——更具體地說,是降低堆芯熔毀的風險和影響。
從以前的事故中獲得的經驗應該會改進對受嚴重輻射的個人的治療管理。 目前,正在研究使用骨髓細胞生長因子(造血生長因子)治療輻射引起的髓質發育不全(發育障礙)(Thierry 等人,1995 年)。
電離輻射的低劑量和劑量率的影響仍不清楚,需要從純科學的角度和為公眾和工人建立劑量限值的目的加以澄清。 生物學研究對於闡明所涉及的致癌機制是必要的。 大規模流行病學研究的結果,尤其是目前正在進行的針對核電廠工作人員的研究,應該證明有助於提高暴露於低劑量或劑量率人群的癌症風險估計的準確性。 對因事故而暴露於或已經暴露於電離輻射的人群的研究應有助於我們進一步了解通常以低劑量率傳遞的較高劑量的影響。
及時收集評估輻射事故對健康影響所必需的數據所必需的基礎設施(組織、設備和工具)必須在事故發生前很久就到位。
最後,需要進行廣泛的研究來闡明輻射事故的心理和社會影響(例如,病理性和非病理性創傷後心理反應的性質和頻率,以及風險因素)。 如果要改進職業和非職業暴露人群的管理,這項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通常,由於核工業企業或核電站發生重大事故,會發生放射性核素對農田的大規模污染。 此類事故發生在 Windscale(英國)和南烏拉爾(俄羅斯)。 最大的一次事故發生在 1986 年 XNUMX 月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 後者導致數千平方公里的土壤受到嚴重污染。
造成農業區輻射效應的主要因素如下:
由於切爾諾貝利事故,超過 50 萬居里 (Ci) 的大部分揮發性放射性核素進入了環境。 在涵蓋 2.5 個月(“碘期”)的第一階段,碘 131 產生了最大的生物危害,並產生了大量的高能伽馬輻射。
應嚴格控制碘期農田作業。 碘 131 在甲狀腺中積聚並對其造成損害。 切爾諾貝利事故後,核電站周圍 30 公里半徑範圍內劃定了一個輻射強度非常高的區域,不允許任何人居住或工作。
在這個禁區之外,根據可以進行的農業工作類型,區分了四個土壤伽馬輻射率不同的區域; 在碘期間,四個區域的輻射水平如下(以倫琴 (R) 為單位):
實際上,由於碘期間放射性核素的“點”污染,這些地區的農業工作是在 0.2 至 25 mR/h 的伽馬輻照水平下進行的。 除了不均勻的污染外,伽馬輻射水平的變化是由不同作物中放射性核素的不同濃度引起的。 尤其是飼料作物在收割、運輸、青貯和用作飼料時會暴露於高水平的伽馬輻射源。
碘 131 衰變後,長壽命核素銫 137 和鍶 90 對農業工人造成的主要危害。 Caesium-137 是一種伽馬射線發射體,是鉀的化學類似物; 它被人類或動物攝入後會均勻分佈在全身,並相對較快地隨尿液和糞便排出體外。 因此,受污染地區的糞便是額外的輻射源,必須盡快將其從畜牧場清除並存放在特殊地點。
鍶 90 是一種 β 發射體,是鈣的化學類似物; 它沉積在人類和動物的骨髓中。 鍶 90 和銫 137 可通過受污染的牛奶、肉類或蔬菜進入人體。
根據不同的原則,在短壽命放射性核素衰變後將農業用地劃分為不同的區域。 在這裡,考慮的不是伽馬輻射水平,而是銫 137、鍶 90 和钚 239 對土壤的污染量。
在污染特別嚴重的情況下,人口從這些地區撤離,農場工作按 2 週輪換計劃進行。 表 1 給出了污染區的分區標準。
表 1. 污染區標準
污染區 |
土壤污染限值 |
劑量限制 |
行動類型 |
1. 30公里區 |
- |
- |
居於 |
2.無條件 |
15 (Ci)/公里2 |
0.5 cSv/年 |
農業工作在嚴格的放射控制下以 2 週的輪換計劃進行。 |
3. 自願 |
5–15 次/公里2 |
0.01-0.5 |
採取措施減少 |
4. 放射生態 |
1–5 次/公里2 |
0.01 cSv/年 |
農業工作是 |
當人們在受放射性核素污染的農田上工作時,身體可能會通過呼吸作用以及與土壤和植物粉塵的接觸攝入放射性核素。 在這裡,β 發射體(鍶 90)和 α 發射體都非常危險。
由於核電站事故,進入環境的部分放射性物質是反應堆燃料的低彌散、高活性粒子——“熱粒子”。
在農業工作和多風期間會產生大量含有熱顆粒的粉塵。 從在受污染土地上運行的機器上取下的拖拉機空氣過濾器的調查結果證實了這一點。
對暴露於熱顆粒的農業工人肺部劑量負荷的評估顯示,在 30 公里區域之外,劑量達到數毫西弗(Loshchilov 等人,1993 年)。
根據 Bruk 等人的數據。 (1989) 機器操作員吸入的粉塵中銫 137 和銫 134 的總活度為 0.005 至 1.5 nCi/m3. 根據他們的計算,在整個野外工作期間,肺部的有效劑量範圍為 2 至
70 西弗。
建立了銫 137 土壤污染量與工作區空氣放射性之間的關係。 根據基輔職業健康研究所的數據,發現當銫 137 對土壤的污染達到 7.0 至 30.0 Ci/km2 呼吸區空氣放射性達到13.0 Bq/m3. 在控制區,污染密度為 0.23 至 0.61 Ci/km3, 工作區空氣放射性為0.1~1.0 Bq/m3 (Krasnyuk、Chernyuk 和 Stezhka 1993)。
對“乾淨”和污染區的農業機械操作員進行的體檢顯示,污染區工人的心血管疾病增加,表現為缺血性心髒病和神經循環肌張力障礙。 在其他疾病中,甲狀腺發育不良和血液中單核細胞水平升高的頻率更高。
衛生要求
工作時間表
核電站發生大事故後,通常採用臨時人群規章制度。 切爾諾貝利事故後,臨時規定為期一年,TLV 為 10 cSv。 假設工作人員在工作期間因外輻射而接受了 50% 的劑量。 這裡,2.1小時工作日的輻射劑量強度閾值不應超過XNUMXmR/h。
在農業工作期間,工作場所的輻射水平可能會大幅波動,具體取決於土壤和植物中放射性物質的濃度; 它們在技術加工過程中也會波動(貯存、幹飼料的製備等)。 為了減少對工人的劑量,引入了農業工作時間限制的規定。 圖 1 顯示了切爾諾貝利事故後引入的法規。
圖 1. 取決於工作場所伽馬射線輻射強度的農業工作時間限制。
農業技術
在土壤和植物高度污染的條件下開展農業工作時,必須嚴格遵守旨在防止粉塵污染的措施。 乾燥、含塵物質的裝卸應實現機械化; 輸送管的頸部應覆蓋織物。 必須針對所有類型的現場工作採取旨在減少粉塵釋放的措施。
使用農業機械進行作業時,應適當考慮機艙增壓和選擇正確的操作方向,最好是側風。 如果可能,最好先給耕地澆水。 建議廣泛使用工業技術,以盡可能消除田間的手工勞動。
宜在土壤中施入能促進放射性核素吸收和固定的物質,使其轉化為不溶性化合物,從而阻止放射性核素向植物體內轉移。
農業機械
對工人的主要危害之一是被放射性核素污染的農業機械。 允許在機器上工作的時間取決於從機艙表面發出的伽馬輻射的強度。 不僅需要對機艙進行徹底加壓,還需要對通風和空調系統進行適當控制。 下班後,應對客艙進行濕洗和更換過濾器。
在去污程序後維護和修理機器時,外表面的伽馬輻射強度不應超過 0.3 mR/h。
建築物
應在建築物內外進行常規濕式清潔。 建築物應配備淋浴設施。 在製備含有粉塵成分的飼料時,必須遵守旨在防止工人吸入粉塵的程序,並使粉塵遠離地板、設備等。
應控制設備的加壓。 工作場所應配備有效的全面通風設備。
殺蟲劑和礦物肥料的使用
應限製粉塵和顆粒農藥和礦物肥料的施用,以及飛機噴灑。 最好採用機械噴灑和施用顆粒狀化學品以及液體混合肥料。 粉塵礦物肥料只能在密閉容器中儲存和運輸。
裝載和卸載工作、農藥溶液的製備和其他活動應使用最大程度的個人防護裝備(工作服、頭盔、護目鏡、呼吸器、橡膠手套和靴子)進行。
供水和飲食
應有專門的封閉場所或沒有通風口的機動貨車,供工人進餐。 進餐前工人應清洗衣服,並用肥皂和流水徹底清洗手和臉。 在夏季,應為田間工作人員提供飲用水。 水應保存在密閉容器中。 裝滿水時不得讓灰塵進入容器。
工人的預防性體檢
應由醫生定期進行體檢; 血液、心電圖和呼吸功能測試的實驗室分析是強制性的。 在輻射水平不超過允許限度的情況下,體檢頻率應不少於每12個月一次。 在電離輻射水平較高的地方,應更頻繁地進行檢查(在播種、收穫等之後),並適當考慮工作場所的輻射強度和總吸收劑量。
農區輻射防治組織
表徵落塵後放射性狀況的主要指標是該地區的γ輻射強度、選定放射性核素對農田的污染程度和農產品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
確定這些地區的伽馬輻射水平可以劃定嚴重污染地區的邊界,估計從事農業工作的人受到的外部輻射劑量,並製定相應的輻射安全時間表。
農業中放射監測的職能通常由衛生部門的放射實驗室以及獸醫和農用化學放射實驗室負責。 這些實驗室對從事劑量學控制和為農村人口提供諮詢的人員進行培訓和教育。
泰國發生的一場悲慘的工業火災使全世界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需要在工業場所採用和執行最先進的規範和標准上。
10 年 1993 月 188 日,位於泰國 Nakhon Pathom 省的 Kader Industrial (Thailand) Co. Ltd. 工廠發生大火,造成 1994 名工人死亡(Grant 和 Klem 82)。 這場災難是近代歷史上世界上最嚴重的工業建築火災事故,紐約市 Triangle Shirtwaist 工廠大火造成 146 名工人死亡,這一殊榮保持了 1993 年(Grant XNUMX)。 儘管這兩場災難相隔多年,但它們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事件發生後,國內外各機構紛紛關注。 關於防火問題,國家消防協會 (NFPA) 與國際勞工組織 (ILO) 和曼谷警察消防隊合作記錄了這場火災。
全球經濟問題
在泰國,Kader 火災引起了對該國消防安全措施的極大興趣,尤其是其建築規範設計要求和執法政策。 泰國總理 Chuan Leekpai 在火災發生當晚前往現場,他承諾政府將解決消防安全問題。 根據 “華爾街日報” (1993),Leekpai 呼籲對那些違反安全法的人採取強硬行動。 引用泰國工業部長 Sanan Kachornprasart 的話說,“那些沒有防火系統的工廠將被勒令安裝一個,否則我們將關閉它們”。
“華爾街日報” 繼續指出,勞工領袖、安全專家和官員表示,Kader 大火可能有助於加強建築規範和安全法規,但他們擔心,由於雇主無視規則,政府允許經濟增長優先於工人,持久的進展仍然很遙遠安全。
由於 Kader Industrial (Thailand) Co. Ltd. 的大部分股份為外國利益所有,火災還引發了關於外國投資者有責任確保其贊助國工人安全的國際辯論。 Kader 79.96%的股東來自台灣,0.04%來自香港。 只有 XNUMX% 的 Kader 股份為泰國人所有。
進入全球經濟意味著產品在一個地方製造,並在世界各地的其他地方使用。 在這個新市場中的競爭力不應導致基本工業消防安全規定的妥協。 為工人提供足夠的防火保護是一種道德義務,無論他們身在何處。
設施
Kader 工廠位於佛統府三攀縣,主要生產毛絨玩具和塑料娃娃,主要出口到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 這裡距離曼谷和附近的北碧府市還不到一半,北碧府是臭名昭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桂河鐵路橋的所在地。
在大火中被毀的建築物全部由擁有該網站的 Kader 直接擁有和運營。 Kader 有兩家姊妹公司,它們也通過租賃安排在該地點運營。
Kader Industrial (Thailand) Co. Ltd. 於 27 年 1989 月 21 日首次註冊,但在 1989 年 16 月 1989 日的一場大火摧毀了新工廠後,該公司的執照於 4 年 1990 月 XNUMX 日被暫停。 這場火災是由於一台紡紗機中用於製造人偶的滌綸織物著火引起的。 工廠重建後,工業部於 XNUMX 年 XNUMX 月 XNUMX 日允許其重新開工。
在工廠重新開工和 1993 年 1993 月發生火災之間,該設施還經歷了其他幾場規模較小的火災。 其中一起發生在 1993 年 XNUMX 月,對三號樓造成了相當大的損壞,而在 XNUMX 年 XNUMX 月發生火災時,三號樓仍在維修中。XNUMX 月的火災發生在深夜的一個存儲區,涉及聚酯和棉質材料。 這場大火幾天后,一名勞動監察員訪問了現場並發出警告,指出該工廠需要安全人員、安全設備和應急計劃。
1993 年 1 月火災後的初步報告指出,卡德爾遺址上有四座建築物,其中三座被大火燒毀。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對的,但這三座建築實際上是一個單一的 E 形結構(見圖 XNUMX),其三個主要部分被指定為一號樓、二號樓和三號樓。 附近是一個一層的車間和另一個四層的結構,稱為四號樓。
圖 1. 卡德爾玩具廠場地平面圖
E 形建築是一座四層樓的建築,由鋼結構框架支撐的混凝土板組成。 每層樓的四周都有窗戶,屋頂呈緩坡狀,呈尖頂狀。 建築物的每個部分都有一個貨運電梯和兩個樓梯間,每個樓梯間寬 1.5 米(3.3 英尺)。 貨運電梯是籠子裡的組件。
工廠的每棟建築都配備了火警系統。 這些建築物都沒有自動灑水器,但在每棟建築物的外牆和樓梯間都安裝了便攜式滅火器和軟管站。 建築物中的結構鋼都不是防火的。
關於現場工人總數的信息相互矛盾。 泰國工業聯合會已承諾幫助 2,500 名因火災而流離失所的工廠員工,但不清楚任何時候現場有多少員工。 據報導,火災發生時,一號樓有 1,146 名工人。 一樓三十六人,二樓十人,三樓五百人,四樓六百人。 二號樓有工人10人。 一樓六十人,二樓五人,三樓三百人,四樓四十人。 目前尚不清楚三號樓有多少工人,因為其中一部分仍在翻新。 該工廠的大多數工人都是女性。
火
10 月 4 日星期一是 Kader 工廠的正常工作日。 下午00:2左右,臨近白班結束,有人在一號樓南端附近的一樓發現了小火苗。 建築物的這一部分用於包裝和儲存成品,因此包含相當大的燃料負荷(見圖 XNUMX)。 該設施的每棟建築都有由織物、塑料和用於填充的材料以及其他正常工作場所材料組成的燃料負載。
圖2 一、二、三號樓內部佈局
火災附近的保安人員在下午 4 點 21 分致電當地警察消防隊之前試圖撲滅火焰但未成功 當局在下午 4 點 30 分和 4 點 31 分又接到了兩個電話曼谷的管轄範圍,但來自曼谷的消防設備以及來自佛統府的消防設備做出了回應。
當工人和保安人員試圖撲滅大火無濟於事時,建築物開始充滿煙霧和其他燃燒產物。 倖存者報告說,一號樓的火災警報從未響起,但許多工人在看到樓上冒煙時開始擔心。 據報導,儘管冒著濃煙,保安人員還是告訴一些工人留在他們的工位,因為這是一場很快就會得到控制的小火。
大火迅速蔓延到整個一號樓,樓上的樓層很快就變得難以為繼。 大火堵住了大樓南端的樓梯間,所以大部分工人都沖向了北邊的樓梯間。 這意味著大約有 1,100 人試圖通過一個樓梯間離開三樓和四樓。
第一批消防設備於下午 4 點 40 分到達,由於設施位置相對偏遠以及曼谷典型的交通擁堵狀況,他們的響應時間有所延長。 趕到的消防隊員發現一號樓被大火吞沒,已經開始倒塌,人們從三樓和四樓跳下。
儘管消防員奮力拼搏,一號樓還是在下午 5 點 14 分左右完全倒塌,在向北吹來的強風的推動下,大火在消防隊有效防御之前迅速蔓延到二號樓和三號樓。 據報導,二號樓在下午 5:30 倒塌,三號樓在下午 6:05 倒塌。消防隊成功阻止火勢進入四號樓和附近較小的一層車間,消防員通過晚上7時45分,約50台消防器材投入戰鬥。
據報導,二號樓和三號樓的火災報警器正常工作,兩棟樓的所有工人都逃脫了。 一號樓的工人就沒那麼幸運了。 大量的人從樓上跳了下來。 總共有 469 名工人被送往醫院,其中 20 人死亡。 其他死者是在火災後搜索大樓北樓梯間時發現的。 他們中的許多人顯然是在建築物倒塌之前或期間死於致命的燃燒產物。 根據現有的最新信息,這場火災已造成 188 人死亡,其中大多數是女性。
即使有六台大型液壓起重機被移到現場以方便搜尋遇難者,也需要幾天時間才能將所有屍體從廢墟中移走。 消防員中沒有人員死亡,但有 XNUMX 人受傷。
附近的交通通常很擁擠,因此很難將受害者送往醫院。 近 300 名受傷工人被送往附近的 Sriwichai II 醫院,但當受害者人數超過醫院的治療能力時,其中許多人被轉移到其他醫療機構。
火災發生後的第二天,Sriwichai II 醫院報告說它收治了 111 名火災受害者。 Kasemrat 醫院接收了 120 個; Sriwichai Pattanana 收到 60; Sriwichai 我收到了 50; Ratanathibet 我收到了 36; Siriraj 收到 22; 和 Bang Phai 收到了 17 人。其餘 53 名受傷工人被送往該地區的其他各種醫療機構。 曼谷和佛統府共有 22 家醫院參與救治災民。
Sriwichai II 醫院報告說,他們的 80 名受害者中有 111% 受重傷,30% 需要手術。 一半的患者僅吸入煙霧,而其餘患者還遭受燒傷和骨折,從腳踝骨折到顱骨骨折不等。 在 Sriwichai II 醫院收治的受傷 Kader 工人中,至少有 10% 有永久性癱瘓的風險。
確定這場火災的起因成為一項挑戰,因為起火的設施部分已完全被毀,而倖存者提供的信息相互矛盾。 由於火災發生在一個大型電氣控制面板附近,調查人員首先認為電氣系統的問題可能是起火原因。 他們還考慮過縱火。 然而,此時泰國當局認為,一根不小心丟棄的香煙可能是點火源。
分析火災
82 年來,世界公認紐約市 1911 年 Triangle Shirtwaist 工廠火災是造成人員傷亡最嚴重的意外工業火災,其中死亡人數僅限於起火建築物。 然而,由於 188 人死亡,Kader 工廠大火現在取代了記錄簿中的 Triangle 大火。
在分析 Kader 火災時,與 Triangle 火災的直接比較提供了一個有用的基準。 這兩座建築在很多方面都很相似。 出口佈置不當,固定消防系統不足或無效,初始燃料包易燃,水平和垂直防火分隔不足。 此外,兩家公司都沒有為其員工提供足夠的消防安全培訓。 然而,這兩起火災有一個明顯的區別:Triangle Shirtwaist 廠房沒有倒塌,而 Kader 廠房倒塌了。
出口安排不當可能是 Kader 和 Triangle 火災造成大量人員傷亡的最重要因素。 如果有 NFPA 101 的現有規定,則 生命安全守則, 作為三角火災的直接結果而建立的,如果在 Kader 設施中應用,則可以大大減少生命損失 (NFPA 101, 1994)。
的幾個基本要求 生命安全守則 直接與 Kader 火災有關。 例如, 推薦碼 要求每座建築物或構築物的建造、佈置和運營方式應使其居住者不會因火災、煙霧、煙霧或疏散期間或保衛建築物時可能發生的恐慌而處於任何不應有的危險之中住戶就位。
推薦碼 還要求每座建築物都有足夠的出口和其他適當大小的安全裝置,並在適當的位置為建築物的每個居住者提供逃生路線。 這些出口應適合個別建築物或構築物,同時考慮到佔用的特性、佔用者的能力、佔用者的數量、可用的防火措施、建築物結構的高度和類型以及任何其他必要的因素為所有乘員提供合理程度的安全。 Kader 設施顯然不是這種情況,大火封鎖了 Building One 的兩個樓梯間之一,迫使大約 1,100 人通過一個樓梯間逃離三樓和四樓。
此外,出口的佈置和維護應使建築物的所有部分在有人時都能自由和暢通無阻地離開。 這些出口中的每一個都應該清晰可見,或者通往每個出口的路線都應該以這樣一種方式進行標記,即建築物中身體和精神都正常的每個居住者都可以很容易地知道從任何地方逃生的方向。
建築物樓層之間的每個垂直出口或開口都應根據需要封閉或保護,以確保居住者在離開時的合理安全,並防止火災、煙霧和煙霧在居住者有機會使用之前從一個樓層蔓延到另一個樓層出口。
Triangle 和 Kader 火災的結果都受到缺乏足夠的水平和垂直火災分隔的顯著影響。 這兩個設施的佈置和建造方式使得下層的火勢可以迅速蔓延到上層,從而使大量工人受困。
大型開放式工作空間是典型的工業設施,必須安裝和維護防火地板和牆壁,以減緩火勢從一個區域蔓延到另一個區域。 還必須防止火災從一層的窗戶向外蔓延到另一層的窗戶,就像在三角區火災中那樣。
限制垂直火勢蔓延的最有效方法是封閉樓梯間、電梯和其他樓層之間的垂直開口。 有關 Kader 工廠籠式貨運電梯等功能的報告引發了人們對建築物的被動防火功能防止火和煙垂直蔓延的能力的重大質疑。
消防安全培訓和其他因素
在 Triangle 和 Kader 火災中造成大量人員傷亡的另一個因素是缺乏足夠的消防安全培訓,以及兩家公司嚴格的安全程序。
在 Kader 設施發生火災後,倖存者報告說,消防演習和消防安全培訓很少,儘管保安人員顯然已經接受了一些初步的消防培訓。 Triangle Shirtwaist工廠沒有疏散計劃,也沒有進行消防演習。 此外,Triangle 倖存者的火災後報告表明,出於安全考慮,他們在工作日結束時離開大樓時經常被攔下。 Kader 倖存者在火災後提出的各種指控也表明安全措施延緩了他們的撤離,儘管這些指控仍在調查中。 無論如何,缺乏一個易於理解的疏散計劃似乎是卡德爾火災造成大量人員傷亡的一個重要因素。 第31章的 生命安全守則 解決消防演習和疏散訓練。
沒有固定的自動防火系統也影響了 Triangle 和 Kader 火災的結果。 這兩個設施都沒有配備自動噴水滅火器,儘管 Kader 大樓確實有火警系統。 根據 生命安全守則, 應在建築物的大小、佈置或占用使居住者自己不太可能立即註意到火災的建築物中提供火警。 不幸的是,據報導,一號樓的警報器從未啟動過,這導致疏散工作出現重大延誤。 二號樓和三號樓沒有人員傷亡,火災報警系統按預期運行。
火災報警系統的設計、安裝和維護應符合 NFPA 72、國家火災報警規範 (NFPA 72, 1993) 等文件。 噴水滅火系統的設計和安裝應符合 NFPA 13、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安裝,並按照 NFPA 25 進行維護, 水基消防系統的檢查、測試和維護 (NFPA 13, 1994; NFPA 25, 1995)。
Triangle 和 Kader 火災中的初始燃料包是相似的。 Triangle 大火從垃圾箱開始,並迅速蔓延到可燃衣物和服裝,然後涉及木製家具,其中一些家具浸有機油。 Kader 工廠最初的燃料包包括聚酯和棉織物、各種塑料和其他用於製造填充玩具、塑料娃娃和其他相關產品的材料。 這些材料通常很容易點燃,有助於火勢的快速增長和蔓延,並且具有高熱釋放率。
工業界可能總是處理具有挑戰性防火特性的材料,但製造商應認識到這些特性並採取必要的預防措施以盡量減少相關危害。
建築物的結構完整性
Triangle 火災和 Kader 火災之間最顯著的區別可能是它們對所涉及建築物的結構完整性的影響。 儘管 Triangle 大火燒毀了這座 XNUMX 層廠房的頂層三層,但該建築的結構仍然完好無損。 另一方面,Kader 建築在火災中倒塌的時間相對較早,因為它們的鋼結構支撐缺乏防火性能,而這種防火性能本可以讓它們在暴露於高溫時保持強度。 對 Kader 現場的殘骸進行的火災後審查顯示,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任何鋼構件都經過了防火處理。
顯然,火災期間建築物的倒塌對建築物的居住者和參與控制火勢的消防員都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然而,尚不清楚 Kader 大樓的倒塌是否對死亡人數有任何直接影響,因為受害者可能在大樓倒塌時已經死於高溫和燃燒產物的影響。 如果一號樓上層的工人在試圖逃生時沒有受到燃燒和高溫產物的影響,那麼大樓的倒塌將是造成生命損失的更直接因素。
消防重點關註消防原則
Kader 火災所關注的消防原則包括出口設計、乘員消防安全培訓、自動檢測和滅火系統、防火分隔和結構完整性。 這些教訓並不新鮮。 80 多年前,他們在 Triangle Shirtwaist 火災中首次接受了培訓,最近,在其他一些致命的工作場所火災中,包括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哈姆雷特的雞肉加工廠發生的火災,造成 25 名工人死亡; 在中國奎永的一家玩偶工廠,造成 81 名工人死亡; 在美國新澤西州紐瓦克的發電廠,電廠的 3 名工人全部遇難(Grant 和 Klem 1994;Klem 1992;Klem 和 Grant 1993)。
北卡羅來納州和新澤西州的大火尤其表明,僅憑最先進的規範和標準(例如 NFPA 的 生命安全守則,無法避免悲慘的損失。 如果要產生任何效果,還必須採用並嚴格執行這些規範和標準。
國家、州和地方公共當局應檢查他們執行建築和消防法規的方式,以確定是否需要新法規或是否需要更新現有法規。 該審查還應確定建築計劃審查和檢查流程是否到位,以確保遵守適當的規範。 最後,必須規定對現有建築物進行定期後續檢查,以確保在建築物的整個生命週期內保持最高水平的防火。
建築物所有者和經營者還必須意識到,他們有責任確保其員工的工作環境安全。 至少,消防規範和標準中反映的最先進的消防設計必須到位,以盡量減少發生災難性火災的可能性。
如果 Kader 大樓配備了灑水器和正常工作的火災警報器,生命損失可能不會那麼高。 如果一號樓的出口設計得好一點,從三四樓跳下去,可能就不會有數百人受傷。 如果垂直和水平分隔已經到位,火勢可能不會在整個建築物中蔓延得如此之快。 如果建築物的鋼結構構件經過防火處理,建築物可能就不會倒塌。
哲學家喬治·桑塔亞納 (George Santayana) 寫道:“忘記過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轍。” 不幸的是,1993 年的 Kader 大火在很多方面都是 1911 年 Triangle Shirtwaist 大火的重演。展望未來,我們需要認識到,作為一個全球社會,我們需要做的一切,以防止歷史重演本身。
本文經許可改編自 Zeballos 1993b。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也未能倖免於自然災害。 幾乎每年都有災難性事件造成人員傷亡和巨大的經濟損失。 總體而言,估計近8年來該地區發生的重大自然災害造成近500,000萬人財產損失,約150,000萬人受傷,約1.5萬人死亡。 這些數字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官方來源。 (突發性災害準確信息獲取難度大,信息來源多,信息系統不規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ECLAC)估計,拉丁美洲平均每年發生災害美國和加勒比海地區耗資 6,000 億美元,奪走了 1991 條生命(Jovel XNUMX)。
表 1 列出了 1970-93 年期間襲擊該地區國家的主要自然災害。 需要注意的是,乾旱和洪水等緩慢發生的災害不包括在內。
表 1.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主要災害,1970-93
每年 |
國家 |
類型 |
死亡人數 |
美東時間。 不。 的 |
1970 |
秘魯 |
地震 |
66,679 |
3,139,000 |
1972 |
尼加拉瓜 |
地震 |
10,000 |
400,000 |
1976 |
瓜地馬拉 |
地震 |
23,000 |
1,200,000 |
1980 |
海地 |
颶風(艾倫) |
220 |
330,000 |
1982 |
墨西哥 |
火山爆發 |
3,000 |
60,000 |
1985 |
墨西哥 |
地震 |
10,000 |
60,000 |
1985 |
哥倫比亞 |
火山爆發 |
23,000 |
200,000 |
1986 |
薩爾瓦多 |
地震 |
1,100 |
500,000 |
1988 |
牙買加 |
颶風(吉爾伯特) |
45 |
500,000 |
1988 |
墨西哥 |
颶風(吉爾伯特) |
250 |
200,000 |
1988 |
尼加拉瓜 |
颶風(瓊) |
116 |
185,000 |
1989 |
蒙特塞拉特, |
颶風(雨果) |
56 |
220,000 |
1990 |
秘魯 |
地震 |
21 |
130,000 |
1991 |
哥斯大黎加 |
地震 |
51 |
19,700 |
1992 |
尼加拉瓜 |
海嘯 |
116 |
13,500 |
1993 |
洪都拉斯 |
熱帶風暴 |
103 |
11,000 |
資料來源:泛美衛生組織 1989 年; OFDA(美國國際開發署),1989; UNDRO 1990。
經濟影響
近幾十年來,拉加經委會對災害的社會和經濟影響進行了廣泛研究。 這清楚地表明,災害對發展中國家的社會和經濟發展產生了負面影響。 事實上,一場重大災難造成的金錢損失往往超過受災國家的年度總收入總額。 毫不奇怪,此類事件會使受影響的國家陷入癱瘓,並引發廣泛的政治和社會動盪。
從本質上講,災害具有三種經濟影響:
表 2 顯示了六大自然災害造成的估計損失。 雖然這種損失對於經濟強勁的發達國家來說似乎並不是特別具有破壞性,但它們可能會對發展中國家脆弱的經濟產生嚴重而持久的影響(泛美衛生組織 1989 年)。
表 2. 六次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
災害 |
活動地點 |
年份) |
總損失 |
地震 |
墨西哥 |
1985 |
4,337 |
地震 |
薩爾瓦多 |
1986 |
937 |
地震 |
厄瓜多爾 |
1987 |
1,001 |
火山噴發 (Nevado del Ruiz) |
哥倫比亞 |
1985 |
224 |
洪水、乾旱(“厄爾尼諾”) |
秘魯、厄瓜多爾、玻利維亞 |
1982-83 |
3,970 |
颶風(瓊) |
尼加拉瓜 |
1988 |
870 |
資料來源:泛美衛生組織 1989 年; 拉加經委會。
衛生基礎設施
在任何與災害有關的重大緊急情況下,第一要務是挽救生命並為受傷者提供緊急救護。 在為這些目的調動的緊急醫療服務中,醫院發揮著關鍵作用。 事實上,在擁有標準化應急響應系統的國家(“緊急醫療服務”的概念包括通過協調涉及護理人員、消防員和救援隊的獨立子系統來提供緊急護理),醫院構成了該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泛美衛生組織 1989 年)。
醫院和其他醫療保健設施人滿為患。 他們收容病人、工作人員和來訪者,他們每天 24 小時營業。 患者可能被特殊設備包圍或連接到依賴電源的生命支持系統。 根據美洲開發銀行 (IDB) 提供的項目文件(個人通訊,Tomas Engler,IDB),專科醫院一張病床的估計成本因國家而異,但平均從 60,000 美元到 80,000 美元不等。 XNUMX 美元,高度專業化的設施更高。
在美國,尤其是抗震工程經驗豐富的加州,一張病床的造價可達110,000萬美元以上。 總之,現代醫院是高度複雜的設施,結合了旅館、辦公室、實驗室和倉庫的功能(Peisert 等人,1984 年;FEMA,1990 年)。
這些醫療機構極易受到颶風和地震的影響。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過去的經驗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例如,如表 3 所示,僅 1980 年代的三場災難就摧毀了薩爾瓦多、牙買加和墨西哥的 39 家醫院並摧毀了大約 11,332 張病床。 除了在關鍵時刻對這些實體工廠造成的損害外,還需要考慮人員傷亡(包括前途光明的高素質當地專業人員的死亡)(見表 4 和表 5)。
表 3. 三大自然災害損壞或毀壞的醫院和病床數量
災害類型 |
醫院數量 |
丟失的床位數量 |
墨西哥地震(聯邦區,1985 年 XNUMX 月) |
13 |
4,387 |
地震,薩爾瓦多(聖薩爾瓦多,1986 年 XNUMX 月) |
4 |
1,860 |
颶風吉爾伯特(牙買加,1988 年 XNUMX 月) |
23 |
5,085 |
Total |
40 |
11,332 |
資料來源:泛美衛生組織 1989 年; OFDA(美國國際開發署)1989; 拉加經委會。
倒塌的醫院 |
||||
綜合醫院 |
華雷斯醫院 |
|||
聯繫電話 |
% |
聯繫電話 |
% |
|
死亡人數 |
295 |
62.6 |
561 |
75.8 |
獲救 |
129 |
27.4 |
179 |
24.2 |
失踪 |
47 |
10.0 |
- |
- |
Total |
471 |
100.0 |
740 |
100.0 |
資料來源:泛美衛生組織 1987 年。
表 5. 1985 年 XNUMX 月智利地震造成醫院床位損失
地區 |
現有醫院數量 |
床數 |
在該地區丟失的床位 |
|
否。 |
% |
|||
大都市區 |
26 |
11,464 |
2,373 |
20.7 |
區域 5(比尼亞德爾馬、瓦爾帕萊索、 |
23 |
4,573 |
622 |
13.6 |
區域 6(蘭卡瓜) |
15 |
1,413 |
212 |
15.0 |
區域 7(Ralca、Meula) |
15 |
2,286 |
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