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和魚類加工業的工作在性別上有明顯的差異,傳統上男性從事實際的捕魚工作,而女性則在岸上從事魚類加工工作。 許多在漁船上工作的人可能被視為沒有技能; 例如,甲板水手接受船上工作方面的培訓。 領航員(船長、船長和大副)、機房人員(工程師、機械師和司爐)、無線電操作員和廚師都有不同的教育背景。 主要任務是釣魚; 其他任務包括在公海上完成的船舶裝載,然後是魚類加工,這在不同的完成階段進行。 這些人群唯一常見的暴露發生在他們在船上逗留期間,因為他們在工作和休息時船都在不斷運動。 岸上的魚類加工將在以後處理。
事故
對個體漁民來說,最危險的工作任務與漁具的放線和收網有關。 例如,在拖網漁船中,拖網被佈置成一系列任務,涉及不同類型絞車的複雜協調(參見本章的“主要部門和流程”)。 所有操作都以極快的速度進行,團隊合作是絕對必要的。 在設置拖網時,拖網門與經線(鋼絲繩)的連接是最危險的時刻之一,因為這些門重達數百公斤。 漁具的其他部分也太重,在打拖網時如果不使用吊桿和絞車就無法搬運(即,沉重的漁具和浮標在被吊出船外之前可以自由移動)。
在拖網、圍網和漁網上設置和拖運的整個過程是使用經常穿過工作區域的鋼纜進行的。 纜繩處於高張力狀態,因為漁具通常會在與漁船本身向前運動相反的方向上產生非常大的拉力。 存在被漁具纏住或掉落到漁具上並因此被拉出船外或在佈置漁具時掉入海中的巨大風險。 手指、手和手臂存在擠壓和夾傷的風險,沉重的齒輪可能掉落或滾動,從而傷及腿和腳。
魚的放血和去內臟通常是手動完成的,發生在甲板或遮蔽甲板上。 船隻的顛簸和滾動使手和手指受傷,刀傷或魚骨和刺刺傷很常見。 傷口感染很常見。 長線和手線釣魚存在被魚鉤傷到手指和手的風險。 隨著這種類型的捕魚變得越來越自動化,它越來越與繩索拖車和絞車的危險聯繫在一起。
通過限制從受限制的自然資源區域捕獲的數量來管理捕魚的方法也會影響傷害率。 有的地方捕撈定額,規定了一定的捕魚日期,漁民覺得不管天氣如何,都得在這個時間段捕魚。
致命事故
海上致命事故很容易通過死亡登記冊進行研究,因為根據國際疾病分類,海上事故在死亡證明上被編碼為水上運輸事故,並註明受傷是否是在船上受僱時造成的。 漁業工人因工傷死亡事故的死亡率很高,高於岸上的許多其他職業群體。 表 1 顯示了不同國家每 100,000 人死亡事故的死亡率。 傳統上,致命傷害分為 (1) 個人事故(即個人落水、被洶湧的海浪捲入海中或被機械致死)或 (2) 由於船隻傷亡(例如,由於沉沒、傾覆、船隻失踪、爆炸和火災)。 這兩個類別都與天氣狀況有關。 個別船員的事故比其他人多。
表 1. 各國研究報告的漁民致命傷害死亡率數據
國家 |
學習時段 |
每 100,000 人的比率 |
英國 |
1958-67 |
140-230 |
英國 |
1969 |
180 |
英國 |
1971-80 |
93 |
Canada |
1975-83 |
45.8 |
紐西蘭 |
1975-84 |
260 |
澳洲 |
1982-84 |
143 |
阿拉斯加州 |
1980-88 |
414.6 |
阿拉斯加州 |
1991-92 |
200 |
加利福尼亞州 |
1983 |
84.4 |
丹麥 |
1982-85 |
156 |
Iceland |
1966-86 |
89.4 |
船舶的安全取決於其設計、尺寸和類型,以及穩定性、乾舷、風雨密完整性和防火結構等因素。 航行疏忽或判斷失誤可能導致船舶傷亡,長期執勤帶來的疲勞也可能發揮作用,也是造成人身事故的重要原因。
更多現代船舶的更好安全記錄可能是由於人力和技術效率提高的綜合影響。 人員培訓、漂浮支持設備的正確使用、合適的衣服和浮力工作服的使用都可以增加事故發生時人員獲救的可能性。 總體而言,漁業可能需要更廣泛地使用其他安全措施,包括安全繩、安全帽和安全鞋,正如本文其他部分所討論的 百科全書.
非致命傷害
非致命傷害在漁業中也很常見(見表 2)。 受傷工人最常提到的身體部位是手、下肢、頭頸和上肢,其次是胸部、脊柱和腹部,頻率從高到低依次為。 最常見的外傷類型是開放性傷口、骨折、拉傷、扭傷和挫傷。 許多非致命傷害可能很嚴重,例如手指、手、手臂和腿的截肢以及頭部和頸部受傷。 手和手指的感染、撕裂傷和輕微外傷非常常見,船上的醫生通常建議在所有情況下使用抗生素治療。
表 2. 與受傷風險相關的最重要的工作或場所
工作或任務 |
船上受傷 |
岸上受傷 |
拖網、圍網和其他漁具的設置和拖曳 |
被漁具或鋼絲繩纏住、擠壓傷、落水 |
|
連接拖網門 |
壓傷、落水 |
|
出血和內臟 |
從刀具或機器上切割, |
從刀具或機器上切割, |
長線和手線 |
鉤子的傷口,纏在繩子裡 |
|
舉重物 |
肌肉骨骼疾病 |
肌肉骨骼疾病 |
切片 |
割傷、使用刀具或機器截肢、肌肉骨骼疾病 |
割傷、使用刀具或機器截肢、肌肉骨骼疾病 |
修整魚片 |
刀傷、肌肉骨骼疾病 |
刀傷、肌肉骨骼疾病 |
在密閉空間工作、裝載和著陸 |
中毒、窒息 |
中毒、窒息 |
發病率
關於漁民一般健康狀況和疾病概況的信息主要來自兩類報告。 一個來源是船上醫生編寫的病例係列,另一個是醫療建議報告,報告疏散、住院和遣返情況。 不幸的是,大多數(如果不是全部)這些報告僅提供患者數量和百分比。
最常報告的導致就診和住院的非創傷性病症是由牙科病症、胃腸道疾病、肌肉骨骼病症、精神/神經病症、呼吸系統病症、心髒病和皮膚病引起的。 在一名船醫報告的一系列報告中,精神疾病是拖網漁船上長期捕魚航行的工人撤離的最常見原因,受傷僅排在第二位,成為營救漁民的原因。 在另一個系列中,需要遣返的最常見疾病是心髒病和精神疾病。
職業性哮喘
漁業工人中經常發現職業性哮喘。 它與多種魚類有關,但最常見的是與接觸甲殼類動物和軟體動物有關,例如蝦、蟹、貝類等。 魚粉的加工也經常與哮喘有關,類似的過程也是如此,例如研磨貝殼(尤其是蝦殼)。
聽力損失
過度噪音是導致聽力下降的一個原因,這一點在魚類加工業的工人中得到了廣泛認可。 船上的機房人員處於極度危險之中,但在魚類加工中使用舊設備的人員也是如此。 廣泛需要有組織的聽力保護計劃。
自殺
在對商船隊漁民和水手的一些研究中,據報導自殺導致的死亡率很高。 在醫生無法確定傷害是意外還是自己造成的類別中,死亡人數也過多。 人們普遍認為,一般而言,自殺事件都被低估了,據傳在漁業中這種情況更為嚴重。 精神病學文獻對 calenture 進行了描述,這是一種行為現象,其主要症狀是水手無法抗拒的衝動,想從船上跳入海中。 尚未特別在漁民中研究自殺風險的根本原因; 然而,正如本章另一篇文章所討論的那樣,考慮海上勞動力的社會心理狀況似乎是一個並非不可能的起點。 有跡象表明,當工人停止捕魚並短暫或絕對上岸時,自殺風險會增加。
致命中毒和窒息
致命中毒發生在漁船上的火災事故中,與吸入有毒煙霧有關。 還有報告稱,由於製冷劑洩漏或使用化學品保存蝦或魚,以及在不通風的貨艙中有機材料厭氧腐爛產生的有毒氣體,導致致命和非致命中毒。 所涉及的製冷劑範圍從劇毒的氯甲烷到氨。 一些死亡歸因於在密閉空間中接觸二氧化硫,這讓人想起筒倉填料病事件,在這種情況下會接觸氮氧化物。 研究同樣表明,船上和岸上的貨艙內存在有毒氣體(即二氧化碳、氨氣、硫化氫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以及低氧分壓,導致人員傷亡,兩人均死亡和非致命的,通常與鯡魚和毛鱗魚等工業魚類有關。 在商業捕魚中,有一些報告稱,與三甲胺和內毒素有關的魚上岸時會中毒,導致類似流感的症狀,但可能導致死亡。 可以嘗試通過改進教育和改造設備來降低這些風險。
皮膚病
影響手部的皮膚病很常見。 這些可能與接觸魚蛋白或使用橡膠手套有關。 如果不戴手套,手總是濕的,一些工人可能會變得敏感。 因此,大多數皮膚病都是接觸性濕疹,無論是過敏性還是非過敏性,而且往往是持續存在的。 煮沸和膿腫是經常發生的問題,也會影響手和手指。
死亡
一些研究(雖然不是全部)顯示,與一般男性人口相比,漁民的各種原因死亡率較低。 這種工人群體死亡率低的現像被稱為“健康工人效應”,指的是積極就業的人比一般人口有更有利的死亡經歷的一貫趨勢。 然而,由於海上事故死亡率很高,許多關於漁民死亡率的研究結果顯示,所有原因的死亡率都很高。
在對漁民的研究中,缺血性心髒病的死亡率要么升高,要么降低。 腦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的死亡率在漁民中處於平均水平。
原因不明
在幾項研究中,漁民的不明原因死亡率高於其他男性。 不明原因是國際疾病分類中的特殊數字,當簽發死亡證明的醫生無法說明任何特定疾病或傷害是死亡原因時使用。 有時登記在不明原因類別下的死亡是由於從未發現屍體的事故造成的,當死亡發生在海上時,很可能是水上運輸事故或自殺。 無論如何,過多的不明原因死亡可能表明,不僅是一項危險的工作,而且是一種危險的生活方式。
發生在海上以外的事故
在漁民中發現了過多的致命交通事故、各種中毒和其他事故、自殺和他殺(Rafnsson 和 Gunnarsdóttir 1993)。 在這方面,有人提出假設,即海員受其危險職業的影響而走向危險行為或危險生活方式。 漁民們自己也表示,他們不習慣交通,這可以為交通事故提供一個解釋。 其他建議集中在漁民的嘗試上,他們從遠離家人和朋友的長途航行中歸來,以趕上他們的社交生活。 有時,漁民在長途航行之間只在岸上停留很短的時間(一兩天)。 海上事故以外的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數過多,表明生活方式不尋常。
癌症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 (IARC) 的職責之一是評估各行業對工人的潛在癌症風險,但並未將漁業或魚品加工業納入顯示出明顯癌症跡象的工業部門中。癌症風險。 幾項死亡率和癌症發病率研究討論了漁民的癌症風險(Hagmar 等人,1992 年;Rafnsson 和 Gunnarsdóttir,1994 年,1995 年)。 其中一些發現漁民患不同癌症的風險增加,並且經常就涉及職業和生活方式因素的癌症風險的可能原因提出建議。 這裡要討論的癌症是唇癌、肺癌和胃癌。
唇癌
傳統上,釣魚與唇癌有關。 以前,這被認為與接觸用於保護漁網的焦油有關,因為工人們在處理漁網時將嘴巴當作“第三隻手”使用。 目前,漁民唇癌的病因被認為是戶外工作時接觸紫外線和吸煙的共同作用。
肺癌
對肺癌的研究並不一致。 一些研究沒有發現漁民患肺癌的風險增加。 對瑞典漁民的研究表明,肺癌比參考人群少(Hagmar 等人,1992 年)。 在意大利的一項研究中,肺癌風險被認為與吸煙有關,與職業無關。 其他對漁民的研究發現肺癌風險增加,但還有其他研究尚未證實這一點。 如果沒有關於吸煙習慣的信息,就很難評估吸煙與職業因素在可能情況下的作用。 有跡象表明需要分別研究漁船上的不同職業群體,因為機艙人員患肺癌的風險較高,這被認為是由於接觸石棉或多環芳烴所致。 因此,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闡明肺癌與捕魚的關係。
胃癌
許多研究發現漁民患胃癌的風險增加。 在瑞典的研究中,胃癌的風險被認為與大量食用被有機氯化合物污染的肥魚有關(Svenson 等人,1995 年)。 目前還不確定飲食、生活方式和職業因素在胃癌與釣魚的關聯中扮演什麼角色。